2
尋找無果
這筆賬一直沒還上
剛開始的幾年,周育輝四處托人打聽,一見到莆田人就問,都沒有結(jié)果。時間久了,有那么一段時間,周育輝自己都快忘了。
有一次,周育輝去莆田湄洲灣玩。一到莆田,周育輝又想起來了——還欠著220元。“做生意這么久了,每一單都記得很清楚,就這一單,一直沒還上,壓在心里。這么多年沒找到,當(dāng)年的生意伙伴怎么樣了?”游玩回來沒過幾天,周育輝搭乘長途汽車,又去了一趟莆田,繞著林金裕當(dāng)年所在的城郊鄉(xiāng)找了一圈,還是沒找到。
2009年,周育輝第一次搬家,又在當(dāng)年的賬本里,發(fā)現(xiàn)了這筆220元的記錄,但對方地址不詳,只到鄉(xiāng)鎮(zhèn)。他又讓兒子在網(wǎng)上找尋,還是沒有任何線索。
“從小,父親就告訴我,做人要實(shí)在,不能賺昧心錢。”周育輝告訴記者,他父母都是工人,上世紀(jì)60年代,家里蓋房子,向別人借了2000多元,蓋房的材料也經(jīng)常要向人家賒,“每一筆欠款,我父親都一筆一畫記在賬本上,日后一個個還清。”
對于這筆220元舊賬,日子越長,周育輝就越牽掛,“不知道他為什么沒來拿錢,怕他出事。”
3
心事了卻
舊賬本上線索幫大忙
后來,周育輝再次搬家,在另一個賬本里找到了林金裕更為詳細(xì)的地址“陡門村”。今年7月11日,周育輝讓兒子開車帶著他到莆田。父子倆問了很多人,都說這個村子拆遷了。繼續(xù)問,終于聽一個摩的司機(jī)說,村子拆了,但村委會還在。
隨后,他們找到了林金裕的外甥。林金裕外甥給舅舅打了個電話。周育輝從電話里聽出了林金裕的聲音,激動地?fù)屵^了電話。三言兩語,林金裕想起了20多年前的事情,非常驚訝。得知林金裕在莆田市區(qū)后,周育輝父子趕回市區(qū)下榻的酒店。周育輝說:“在我們住的酒店門口,我看到了一個背影,像是老林。老林……老林……我一邊喊,一邊下了車,我那個激動啊。”林金裕也連聲說:“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這么點(diǎn)錢,你找了那么久。”
周育輝要把220元還給林金裕,并附上1000元作為26年的利息。林金裕怎么都不肯收。在周育輝的勸說下,林金裕只同意收下220元。原來1990年林金裕到遼寧做生意去了,15年后才回到莆田,棉大衣的事情早就忘了,直到接到周育輝的電話,才想起來。
當(dāng)晚,周育輝回到廈門,“了卻心結(jié),完成了人生一大事,舒服極了,連睡覺都更踏實(shí)了。”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5-09-01羅建武:誠信鑄造“良心”大米
- 2015-08-31“我為保家衛(wèi)國沖鋒陷陣,對得起良心”
- 2015-06-26洪少培:堅(jiān)持誠信經(jīng)營 做良心企業(yè)家
- 2015-06-17溫作金:做人要講良心 做生意要講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