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嶠珠江村的林元榜從黃埔軍校第17期畢業后,就上前線參加抗日戰爭。他在日本戰機的轟炸下,挖戰壕、埋地雷、炸橋梁,腿被日本鬼子子彈打穿,歷經九死一生。他還隨部隊起義,成為解放軍,次年轉業回老家,當一名醫務人員,救死扶傷——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我前往秀嶼區東嶠鎮珠江村,向九旬抗戰老兵林元榜探訪抗日戰爭記憶。
這天上午,我驅車來到東嶠鎮珠江村問路時,村民們都知道林元榜這位抗日英雄,還熱情地把我帶到他家中。來到他家門口,我看到林元榜老人正坐在大門口,眼睛望著前方,精神看起來不錯。他62歲的兒子林學奇看到我,熱情地把我迎進家門。林學奇說,他父親上個月出現休克,經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救治,住院13天,身體奇跡般地恢復了。
當我向林元榜老人表明來意時,老人起初不愿多說。我在一旁耐心地跟他聊天,他漸漸地說出一些往事。
林元榜于1921年6月出生,是黃埔軍校七分校(西安)十七期工科畢業學員,所屬部隊為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九軍98師,擔任過少尉工兵排長。2010年8月,我市曾統計過黃埔軍校前18期畢業的莆田籍同學,健在的共有8人,而到如今只剩下林元榜一人,不禁令人唏噓。
黃埔軍校成立于1924年北伐戰爭前夕,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創辦時因校址設在廣州市郊黃埔長洲島,故簡稱“黃埔軍校”。其培養了大批中高級軍官,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過光輝的一頁。據《滄桑歲月》一書記載,從第4期至第23期,我市共有360多人(有遺漏),其中以第17期人數最多。
在我的不斷引導下,林元榜老人慢慢打開記憶的閥門,說出他進黃埔軍校和打日本鬼子的一些事。1939年夏天,黃埔軍校七分校駐湖南衡陽招生辦少將主任葉劍雄,委派十二期上尉隊長林文淮來莆田招收十七期學員。正讀中學的林元榜積極報名參加,并通過了考試,自此踏上抗日救國道路。
林元榜說,他跟隨新兵隊從莆田步行出發,每人身背被服,腰掛日用品,經仙游、永春、長汀,進江西瑞金贛州,至廣東韶關,改乘火車抵達湖南衡陽黃埔軍校總招生辦駐地。剛到駐地沒多久,他親眼目睹日機輪番轟炸衡陽市區,許多中國人倒在血泊中,市區也成了廢墟。之后,他所在的新兵隊從衡陽乘火車進廣西柳州,又開始步行,經貴州、云南,北上四川,沿嘉陵江至廣元,沿途歷經9個省,跋涉數千里。最后,抵達甘肅省天水縣北郊,開始訓練。1940年5月,由少將總隊長徐達帶領,來到位于西安的黃埔第七分校總部,繼續學習訓練。當時的校主任是胡宗南。“經過3年刻苦學習后終于畢業,出席畢業典禮的領導有蔣介石、白崇禧等,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受邀前來學校參觀加強營軍事演習。”
從黃埔軍校畢業后,林元榜奉令分配至陸軍第七十九軍98師,擔任少尉工兵排長,奔赴抗日前線,參加了第三次長沙會戰。
“長沙這戰役打得很慘烈,日本鬼子一直進攻,我們因為兵力等原因,是以守為主。”林元榜說,他作為工兵排長,在戰地里挖戰壕,寬4米、深2.5米;埋地雷、摧毀日本鬼子鐵絲網、提高有效射擊等。在一場戰役中,日本鬼子地面上40多輛坦克向他們開來,頭頂上還不時飛過日機,他帶領戰士們埋設地雷等防御措施起到了作用,不但炸掉數座軍事橋梁,還炸毀了敵軍17輛坦克,消滅數百名日本兵。日本不甘心這次遭受的重創,派出重兵進行反撲,飛機從空中對地面進行瘋狂掃射,他的腿也中彈受傷了。
“日本鬼子太瘋狂了,我看到自己的戰友在身邊一個一個地倒下,血流成河。這是怎樣的災難啊?!”林元榜越說越激動,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作為一名黃埔軍校的軍人,我沒有死,還打死了不止一個日本鬼子,賺到了。最關鍵的是,作為普通的中國人,我也為保家衛國沖鋒陷陣,毫不退縮,對得起良心。”
“您什么時候回到家中?”我問道。林金榜說,1949年年底,他所在部隊起義,他成為一名解放軍。1950年,他轉業回到老家,本來是安排去北高工作,但他母親說不要去做官,應該繼續祖業,當一名醫生。后來,他進入笏石衛生院當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直到退休。
采訪中,老人家要去衛生間,我伸手去扶他,被他謝絕了,他自己拄著拐杖穩健地走著。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