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26年費盡周折尋貨主 還上220元“良心債”
周育輝翻箱倒柜找當年記錄的小本。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小芳)周育輝是灌口個體勞動者協會會長,不僅牽頭組織了義務巡邏隊,還捐資助學長達二十多年。然而,更多的人知曉他,是因為他的“傻”:為了還220元貨款,找了26年,費盡周折終將錢還上。
>>人物名片
周育輝
生于1956年,集美灌口人。為還當年做生意時未付清的220元貨款,26年來他費盡周折,直到不久前,才終于找到當年的生意伙伴。
>>人物原聲
欠債還錢,這是做人的原則;踏實守信,這是做生意的原則。
1
信息不通
220元貨款“欠下”了
1983年,失業后的周育輝東拼西湊,好不容易借來800元,在灌口老街擺起了地攤。“賣衣服、襪子、雨傘、拖鞋……”周育輝說,都是一些很便宜的東西,衣服也才賣兩三塊錢一件。資金捉襟見肘,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錢進貨。
臨近冬天,莆田人林金裕帶著5件棉大衣找到了周育輝,問其是否愿意代銷。因為沒有本錢,周育輝有些為難,但對方知道后安慰他說:“沒關系,你先賣。”
那年冬天很冷,棉大衣一下子就賣光。周育輝又找林金裕進貨,一天能賣個五六件。周育輝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兩人就這樣合作了5年,每年結算一次,直到1989年。這一年,周育輝賣完林金裕的兩件棉大衣,和往年一樣給林金裕發電報,讓他來拿錢,每件成本價110元,一共是220元。誰知,電報被退了回來,再發,還是一樣。周育輝又陸續寫了幾封信過去,一部分信件被退了回來,其他的有如石沉大海。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況且人家沒本錢就讓我賣,也算是幫助了我。”可讓周育輝納悶的是,“他怎么不來拿錢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9-01羅建武:誠信鑄造“良心”大米
- 2015-08-31“我為保家衛國沖鋒陷陣,對得起良心”
- 2015-06-26洪少培:堅持誠信經營 做良心企業家
- 2015-06-17溫作金:做人要講良心 做生意要講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