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荔城區婦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論述精神,持續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大力尋找“最美家庭”,深入挖掘、選樹和宣傳群眾身邊的家庭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 目前,荔城全區113757戶家庭中,平安家庭106638戶,覆蓋率達95.5%。培樹了全國“平安家庭”創建活動示范戶1戶;省級示范村(社區)5個,區“平安家庭”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被授予全省“平安家庭”創建活動集體榮譽稱號。荔城區郭景國家庭榮獲2015年全國“最美家庭”稱號;陳玉環、曾鳳治等家庭榮獲全省“最美家庭”稱號;宋珍蘭、黃國城等17戶家庭獲全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 優秀典型起示范 11月26日,當記者見到陳玉環時,她剛送孫子去上學,并從菜市場買了菜回家。陳玉環的家庭因勤儉持家獲得2015年全省“最美家庭”稱號。在生活中,陳玉環是一名好妻子、好母親、好奶奶,她用自己的樸實、賢惠、能干,細心打理著自己的家庭,為一家老小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 今年65歲的陳玉環,一直保持著笑容,和藹可親。她說,“我經常對老伴說,兩代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要相互包容,老人要學會放手,不多管孩子們的事,家庭就會和諧。”這不她和兒媳婦的關系很好,她把兒媳當作女兒對待。 在采訪過程中,陳玉環拿出手機給兒媳打電話,手機殼是粉紅色Hello Kitty(著名動漫萌星)。她說,漂亮的手機殼是兒媳買的,因為兒媳說她有點老花眼,粉紅色比較亮眼,容易找到手機,手機殼后面還有一個指環,可以當手機支架。陳玉環說,這些小細節體現出兒媳的細心和孝順,當長輩的自然也要對她好。 “開展評選最美家庭這個活動符合當今社會需要,很有必要。”荔城區婦聯主席陳麗華說,現在的社會,離婚率攀升、家風等問題凸顯,家庭關系中,婆媳關系是影響家庭和諧的一大因素,理順家庭各種關系很有必要。“最美家庭”的評選是通過家庭自薦、相互推薦、互評互議的方式,從基層一線、從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挖掘、選樹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人說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活動開展以來,受到廣大市民關注,婦聯經常能收到推薦的信息。 西天尾鎮后黃社區的鄧福蘭17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腦癱婆婆的故事美名遠播。11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鄧福蘭的家采訪,她的婆婆梁亞鄧正坐在門口的椅子上曬著太陽,手中端著碗吃著糕點,身旁一張板凳上面放著一個盛著水的鐵制的杯子。鄧福蘭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時不時地看著婆婆,一會兒為婆婆喂水,一會兒拿紙巾幫婆婆擦拭手心(圖①),一系列動作自然又暖心。梁亞鄧也一直探著手,要兒媳坐在自己身邊的椅子上。 1998年,66歲的梁亞鄧突發腦血栓。梁亞鄧住院期間,鄧福蘭日夜照料,出院后,每天給婆婆擦身洗臉、端水喂飯、穿衣,并陪睡在婆婆床邊。在鄧福蘭的言傳身教下,女兒許婷婷自小就懂得孝順奶奶,會主動地照顧老人,哄老人開心。如今,家里四世同堂,家庭幸福美滿,村里人也都紛紛贊揚,鄧福蘭和梁亞鄧更像母女。 “每個人都會老,孝敬父母是每個子女的職責,我們對老人好,孩子也看在眼里,以后也會對我們好,孝順就是這樣傳承下去的。”鄧福蘭說,只要與婆婆相處一天,就要照顧她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