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游笑春)法醫這個職業,有兩樣武器,一樣是刀,一樣是筆。
一刀下去,在肌體的方寸之間破解生命密碼,靠的是過硬的技術;一筆下去,在尸體鑒定書上寫下莊嚴結論,靠的則是責任。
“法醫的一刀一筆,關乎當事人的生殺榮辱,更關乎社會的公平正義。我在場,就決不讓公正缺席!”說這句話的,是漳州市檢察院的法醫劉龍清。18年來,劉龍清解剖了260多具尸體,每一具尸體都查清了死因,當事人和家屬從未提出過異議。他帶領他的法醫團隊鑒定各類案件12583件,發現并糾正錯誤鑒定369件,經他復核的鑒定全部被法院采納,無一錯案!
他的夢想是守護公平正義
1997年,劉龍清考入漳州市檢察院之前,是縣醫院一名很受歡迎的醫生。當時,家人和朋友對他選擇當法醫感到很不理解,劉龍清卻說:“醫生守護的是人民的健康,而法醫守護的是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我的追求和夢想。”
作為一名檢察院法醫,劉龍清的工作主要是通過檢查CT片、尸體、傷口等物體來避免冤假錯案。然而,劉龍清在審查第一個案件時,就受到了考驗。
1998年7月,龍海的王某來因瑣事與吳某王發生爭執,被吳某王推倒受傷。原鑒定王某來的傷情為輕傷偏重。吳某王不服,多次上訪。劉龍清接案后經反復勘查比對,發現王某來傷情與CT片明顯不符,便大膽認定:“原鑒定所采納的CT片不是傷者本人的!”
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竟然有推翻同行鑒定結果的勇氣,這立刻引發了連鎖反應:原鑒定者不服,資深同行質疑,當事人還以“徇私舞弊”為由實名舉報劉龍清。
真金不怕火煉,省里聯合調查組最終認定CT片是偽造的。
這件事,讓劉龍清思考良久:還會不會有此類造假情況存在?果然,經過深入調查了解,他又發現多起疑是傷情造假事件。正是劉龍清的調研報告,讓打擊傷情造假專項行動在全市打響,有效肅清了造假風氣。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1“西河一姐”守護閩江第一崗 50米自由泳游33秒
- 2015-11-06林芝:女教師用愛守護海島30年
- 2015-11-02同安義務交警隊: 無私奉獻守護文明交通
- 2015-10-14福建武警官兵巡邏守護青運會
- 2015-10-13的哥腦梗危急時刻踩剎車 乘客熱心報警守護喂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