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司機老宋下班后來到路口執勤兩小時。
東南網11月2日訊(記者 鄒玒 文潔)10月23日17時許,廈門市同安區第一中學門口,出現了同安區義務交警隊員的身影。
當地人說,同安一中的路口,或許是全廈門最復雜的路口之一。這里共有四個分岔,每天都是車來車往,而下午放學時分,這里更是擁擠。好在,今年6月7日開始,義務交警的加入讓這里變得井然有序。
今年3月24日,廈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積極響應市民文明行為示范標桿城市建設,召開“廈門市義務交警隊組建工作座談會”,提出將組建大陸首支交通志愿服務隊伍——“義務交警隊”。同安在此基礎上組織了一支義務交警隊。
目前,同安區義務交警隊共有隊員104名。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是成功的企業家,有的是兢兢業業的白領,還有不辭辛苦的公交車司機,等等。
下午五點,公交車司機老宋的身影就出現在同安一中的保安室。在這里,他迅速換上“裝備”——帽子、臂章、反光背心、哨子、指揮棒……然后來到自己的崗位執勤。
老宋平時開的是659路公交車,每天在同安岳口小區至胡里山炮臺之間40多公里的路上往返,跑一個單程有53個車站。但在他看來,這和義務交警的工作并不沖突。
10月23日的執勤,是老宋第六次參加義務交警活動。“這些崗位很熱門,都要靠搶,只要有時間,我也就來搶。”他說。
其實,隊員們平時不僅僅是路面執勤,更通過自己的行動傳遞文明交通的理念。
隊伍是今年5月30日籌備組建的,同安交警對先期報名的20余人進行了系統培訓。從基本列隊、交通手勢、交通知識,到自我安全保護乃至執勤時的站位,交警們都毫無保留地教給義務交警。
6月20日晚,隊員傅明煒開車經過同安工業集中區與324國道的十字路口,發現一輛電動三輪車與一輛摩托車相撞,一人昏迷躺在路中。圍觀人群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十字路口的交通秩序。傅明煒立即停車,換上執勤裝備。
當事人已經報了交警,傅明煒一邊將圍觀路人疏導至路邊,一邊指揮過往車輛減速緩慢繞行,保護現場,直至事故處理完畢。
現在,同安義務交警隊有兩個固定執勤點,分別在同安一中與同安二實小前。此外,他們還根據不同的交通狀況,不定期安排其他崗位。
每次的任務都是通過廈門交警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有隊員笑稱,搶任務的難度不亞于微信搶紅包,“一轉眼的功夫,任務就沒了”。
如果認領的隊員不能及時到崗,機動隊員也會迅速補充。在執勤結束后,后勤工作人員立即整理相關建議、服務時間,匯總上報。
60歲的張集訓家住廈門市翔安區,每一次做義務交警,他都要驅車28公里。他新換的一部智能手機,也是為搶任務買的。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11-02拄著拐杖當“交警” 獨腿義務交警謝啟明打動百萬網友
- 2015-10-30“溫暖同安”之同安義務交警隊
- 2015-10-30同安義務交警隊:父子三人同上陣 家人都是后備軍
- 2015-10-30同安義務交警隊:父子三人同上陣 家人都是后備軍
- 2015-10-30廈門同安義務交警隊故事多 夫妻同心做公益當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