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30日訊(鄒玒 文潔 余春新)當義務交警,傅家三父子都曾經受過氣。不過,昨日在談起這段往事的時候,父子三人倒是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沒什么大不了。”
傅家的三父子在廈門市同安區義務交警隊里,也確實閃耀。54歲的父親傅桂榮,是一名企業家,平時與小兒子傅明煒一起經營著一家飲水設備有限公司。哥哥傅明泉是軍人出身,如今也事業有成。
當義務交警 來回饋社會
平時,在企業里受人尊重,可偏偏跑到十字路口,做起了義務交警。傅家三父子,讓人不解,但解釋起來,卻也輕描淡寫。
傅桂榮說,自己這么做,就是想回饋社會,“我是2006年來到廈門,當時人生地不熟,靠著大家的扶持和幫助,才能走到今天”。每次執勤,在校門口看著那些孩子進進出出,已經當爺爺的他看著也頗為感慨,也更有責任感,想維護孩子們的平安上學路。
孩子們自然也不甘落后。傅明煒是家里第一個加入義務交警的,眼看著父親的執勤時間就要超過自己,他也積極報名。
“不僅是執勤,其他活動的交通秩序維護活動我也參加。”傅明煒說,中秋節時,同安在方特舉行了一場大型活動,他也參加了,堅持站了四個小時。任務結束后,他的腿都麻了,不過現場秩序井然有序,他也頗有成就感。
為參加活動 買智能手機
傅桂榮的手機是最新款的。他說,平時自己倒是不怎么會玩,買這個手機,完全就是為了微信搶任務。
同安義務交警隊里,有這么個傳說——要搶任務,可比微信搶紅包難多了。每天放出的任務,幾乎都是“秒殺”。之前,傅桂榮的手機只有接打電話的功能,這讓他著急了,連忙讓孩子幫忙購買了新手機,如今,微信搶任務,他用得是溜溜的。
在父子三人的影響下,家人和朋友也漸漸地關注起了交通安全問題。“每一次執勤,我老婆還會提醒我,執勤回家吃得也特別好。”傅明泉笑著說,家人的支持,讓他們的工作也更有了動力。
對朋友的影響更是潛移默化的。有一次,傅明煒的一個朋友違章了,就和他說起這件事。“他以為我是義務交警,能幫忙疏通疏通。”他說,可沒想到,倒是被傅明煒教育了一番,“不過沒生我氣,反而還理解了我去做義務交警的初衷,甚至還希望自己有空的時候也能加入呢”。
其實,像傅家三父子一起上陣的例子,在義務交警隊里也不少。家住翔安的張集訓一家也是這樣,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以及一個外孫也都報名了義務交警,只有兒子和一個女兒住在同安。
每一次參加活動,張集訓都要自己開車28公里來到執勤點。“現在,同安一中的保安都和我成了好朋友。”他說,不少人也勸自己別折騰,但他反而越干越來勁了。
![]() |
![]() |
責任編輯:鄒玒 |
- 2015-10-30廈門同安義務交警隊故事多 夫妻同心做公益當約會
- 2015-10-27廈門同安舉辦經典誦讀比賽 弘揚傳統重陽孝道文化
- 2015-10-21同安千名老人齊聚共迎“重陽節” 活動親民獲贊
- 2015-10-11海內外名窯名瓷研討會在同安召開 同安窯或源自龍泉窯
- 2015-09-292015同安孔子文化節昨舉行 海內外宗親共聚同安祭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