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琳斌 薛?;荩?月的建寧縣鄉村,蓮葉凝碧,稻浪染金。11日,記者來到地處深山中的伊家鄉陳家村。沒有想到這個曾經的“空心村”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實現美麗轉身,變得宜業宜居。
陳家村位于一處狹長的谷地,入村的道路兩旁,紫櫻花、梔子花開得正艷。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木屋和現代氣息濃郁的小樓錯落有致,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小片綠化地點綴其中,鵝卵石步道四通八達,農戶三三兩兩坐在門前剝蓮子,一片寧靜悠然的鄉村風貌。
村里水系豐富,1條主溝渠、16條支溝渠蜿蜒環繞農家。村子中心有一口幾百平方米的池塘,種了睡蓮養了魚。池塘周邊鋪設步道,安置桌椅和健身器材。村尾散布著數十株大樹,包括楠木、楓樹和桂花樹等,樹林間安放了幾張石桌石椅,成為村民休閑的又一個好去處。
“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子?!贝逯そs介紹說,陳家村共有4個自然村,267戶1121人,是個傳統農業村,主要農產品有筍竹、蓮子和水稻,一半以上勞動力外出打工。跟許多農村一樣,山區村房屋建筑沒有很好地規劃,雜物間、衛生間、豬欄、牛舍等相互混雜,加上受制于逼仄的地理環境,直到去年,陳家村還是臟亂差問題突出。
今年初,村兩委決定利用建設美麗鄉村這個機遇,選出9名熱心公益、有威望、有組織協調能力的村民,組成美麗鄉村建設理事會,與村兩委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徹底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涉及拆、建、管等幾個方面。首先,請省規劃設計院做好整體規劃。接著,村兩委和理事會制定了“以點帶面”的策略。從5月開始,村干部和理事會成員帶頭,先把自家的豬舍牛欄等附屬房拆除,統一移到村尾,騰出的空地進行綠化;房前屋后清掃干凈,各種雜物堆放整齊,周邊鋪設卵石步道。這樣,村里幾個“點”的面貌煥然一新。左鄰右舍一看,環境的確好多了,村干部和理事會成員再一動員,越來越多的村民要求把自家的景觀提升、道路改造列入建設項目。
這里的美麗鄉村建設,遵循簡單、實用、美觀的原則。不搞大拆大建,除了豬舍牛欄,木屋、雜物間等建筑基本不拆,只作清洗整修,保留鄉村的原汁原味;因地制宜,有菜地的地方就當作綠地,廢棄地則用當地的花草樹種進行綠化;就地取材,建筑基本不用水泥、瓷磚、鋼材等,而是用當地的鵝卵石、木頭、竹子,盡可能體現鄉土元素。
為了花小錢辦大事,對于村民自家的環境整治,陳家村采取“民建公助”的辦法,鼓勵村民自己動手解決。由村里核定工程量和報酬,農戶出工做好自家的美化工作,村集體或提前供給原材料或驗收合格后支付報酬。對公園、祠堂、戲臺、雨污分流管道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則以“公建民助”的方式進行。由村民投工投勞,村集體支付報酬。這樣,既解決了建設經費節約使用問題,又調動了村民投身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村民饒學升家是一幢兩層樓的木屋,門前的空地干干凈凈,農具、雜物擺放得整整齊齊。他指著屋邊的花壇介紹說,這是他自己砌的,砌花壇的鵝卵石是從河里撈上來的?!霸瓉砦葸叺牟说乩簧?,我自己動手清理干凈,又在菜地邊圍了一圈籬笆,現在好看多了。”饒學升樂呵呵地說。
建設好還要管護好。在陳家村,公園、綠地等都立有牌子,上面寫有管護責任人的名字;成立“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每家門口都有一個“干濕”分離的垃圾箱?!皾瘛钡睦饕枪掀?、菜葉等廚房垃圾,村里統一收集后堆到田里作有機肥;“干”的垃圾,不可降解的單獨處理,瓶罐等可再生垃圾回收再用。
肖建榮說,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陳家村還有針對性地做好農民增收項目,壯大特色產業,村民有了錢,就可以更好地改善村居環境。目前,陳家村正積極推動全村8000多畝毛竹山的標準化生產,發展林下經濟,修建完善竹山道路;大力發展蓮子種植,全村今年新增蓮子面積300多畝;開展蓮田、稻田套養田螺、鯉魚等特色養殖,其中田螺有80多畝。
沿街中心戶肖瑞金正在家門口剝蓮殼。她告訴記者,她的丈夫原來在外打工,現在回鄉承包了20多畝山壟田種蓮子,并在蓮田套養鯉魚,第一年,每畝就可增收1000多元?!爸形缌粼谖壹抑篚庺~吃,這可是純天然的。”肖瑞金很是客氣。
就這樣,一個原先又臟又亂的小山村,不僅成為深山中的世外桃源,這里的青壯年勞動力也紛紛回鄉,深耕細作,安居樂業。在莆田打工的村民饒俊卿,把家鄉美景發到微信上,說:“讓在外打工的村里人都看一看家鄉的美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9-16上杭古田鎮:培育“三紅”精神 創建美麗鄉村
- 2015-09-11污染“上山下鄉”與“美麗鄉村”背道而馳
- 2015-09-06城廂區著力建設美麗鄉村文明村鎮
- 2015-08-31光澤縣李坊鄉后杉村:“爛泥潭”變遷美麗鄉村
- 2015-08-29浦城縣石陂鎮扎實做好基層黨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