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16日訊 近日,省文明委下發《關于表彰第四屆福建省道德模范的決定》,思明區推薦的福建藍天救援隊總隊長、廈門藍天救援隊隊長陳素珍獲評第四屆福建省見義勇為道德模范,為廈門唯一一個入選者。近年來,思明區多措并舉,廣泛宣傳發動,積極培育好人文化,已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最美洗腳妹”劉麗、“全國道德模范孝老愛親提名獎”林靜端、“全國道德模范見義勇為提名獎”呂志華、“福建省敬業奉獻道德模范”鄭小瑛等道德偶像,并有數十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福建好人榜”。轄區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示范引領,好人好事蔚然成風,不斷傳播弘揚正能量,形成特有的人文品牌。
立足基層,廣泛發動,推進評議。
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只有立足于基層,才能使文明之花扎根于肥沃的土壤,長盛不衰。思明區把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推薦評議活動作為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引導基層勤發現、廣發動、優推選,重評議。以街道、各單位、居民為主體,立足日常工作,突出重點,發動干部群眾在日常工作中發現身邊的好人好事,以平凡見偉大。把推薦、投票、評議工作作為激勵和推動廣大干部群眾爭當模范、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做到人人知曉道德模范,人人參與網絡投票,在全區形成推薦評議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熱潮。
豐富載體,示范引領,弘揚先進。
借助新聞媒介,擴大好人影響面。在廈門晚報開設《身邊好人故事會》專欄,刊登報道好人典型事跡,讓模范事跡在轄區基層干部群眾中廣為傳誦;通過廈門廣播電臺、“996社區在線”、社區宣傳欄等載體,加大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作用,擴大網上投票評議力度。以活動促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以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為品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如開展“價值觀論壇”,邀請模范群體講述自身故事;依托“道德模范在身邊網上大看臺”開展道德模范進基層系列活動,讓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進機關、社區、學校、企業、軍營,不斷弘揚道德模范事跡,營造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
?健全機制,打造品牌,力求常態。
文明之花培植于沃土。思明區不斷健全機制,創建條件,構筑平臺,培育品牌。“城市義工”構筑好人有所為的新平臺。2012年6月,思明區率先建立城市義工隊伍,每周固定開展不同主題的志愿活動并設立N個服務點長期開展服務,以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模式取代過去較為零散的、臨時性志愿活動。2012年12月22日,“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正式成立,其開放包容、平等參與、互動協作、民主決策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志愿者主動參與的熱情,為市民參與志愿服務提供了較為便利的平臺。“城市義工志愿行動” 至今已成功舉辦170余場,活動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義工,如“全能志愿者”“中國好人”王忠武,“全國最美家庭”許志仁一家,“廈門市道德模范”藍永生等,城市義工成為市民身邊的“好人”,成為城市的“第二110”,在社會各界產生較大影響。“愛心品牌”持續搭建凡人行善舉的服務平臺。早在2004年5月,思明區就在全國首創“愛心超市”。近年來,思明區不斷拓展“愛心超市”的內涵和外延,創造性地開展了“愛心網校”、“愛心餐桌”、“愛心課堂”、“愛心圓愿”、“愛心助學”、“愛心鈴”和“愛心基金”等相關活動,其關愛面涉及孤寡老人、殘疾人、貧困家庭、未成年人、外來務工人員等困難和弱勢群體。各種“愛心”活動為思明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搭建了堅實有力的物質平臺,也為好人有所為構筑了多樣的活動渠道。出臺政策為好人養成提供“溫暖土壤”。 2011年,思明區率先研究制定了《思明區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辦法》,有效地保障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激發群眾參與的自覺性。制定并完善《思明區城市義工獎勵規定》,根據義工服務時間和服務業績開展星級義工評選,對優秀義工頒發“星級義工證書”,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
學好人,幫好人,做好人,榜樣的力量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一個個平凡而感人的事跡,激蕩起陣陣文明新風,疊加起思明區的道德高度。“思明好人”從精神、思想、行動等方方面面推動著城區文明發展的步伐,用愛心豐富著文明城市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追求。今后,思明區將進一步加大各類典型挖掘和評選工作力度,努力推出更多先進典型和時代楷模,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美麗廈門、幸福思明建設。(思明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9-11道德模范中的教師為師德“燃燈”
- 2015-09-11道德模范是推進文明前行的力量
- 2015-09-11讀懂道德模范評選表彰的三重深意
- 2015-09-10武平縣文明辦慰問道德模范及“最美鄉村教師”
- 2015-09-10永安市舉辦道德模范基層宣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