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9日訊 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惠安兒女做出巨大的犧牲。據史料統計,在福建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共犧牲約3000名將士,其中惠安籍軍官犧牲40多人,士兵犧牲約850多人,約占全部犧牲人數的三分之一。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特刊發部分感人事跡,以緬懷先烈,牢記歷史,讓偉大的抗戰精神薪火相傳。

英名不朽:
血灑疆場 英烈悲壯——何適水
何適水,又名何虹,輞川鎮峰崎村山尾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9年,到黃埔軍校學習,畢業后分配到國民革命軍八十師二三九團一營擔任排長,后升任機槍連上尉連長。
1944年9月28日,日軍從連江登陸進犯福州。何適水所在的二三九團,裝備為全套的新式武器,戰斗力較強,在大北嶺前沿蓮花峰的宦溪、降虎一線,構筑防御工事。
蓮花峰為福州屏障,乃軍事上必爭之地。何適水帶領機槍連,在蓮花峰樹林埋伏御敵。每當敵人沖到陣地前沿時,九挺機槍齊發掃射,使敵人無法沖破我軍防線。敵人先以飛機、大炮猛烈轟擊,繼而步兵蜂涌而上,還是屢攻不下。最后,敵人出動轟炸機,對機槍連陣地輪番轟炸達3小時,全連官兵陣亡,何適水英勇捐軀。
何適水犧牲后,國民政府為他頒發“抗日陣亡烈士撫恤證明書”,辦理憮恤手續。1986年5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 準,何適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投筆從戎 抗擊日寇——陳青山
陳青山原名陳欠水、陳榮火,惠安人。4歲時,隨父到馬來西亞檳城生活。后來,他進入檳城鐘靈中學讀書,品學兼優,很快成為學生會主席。他秘密加入抗日團體,聲援祖國的抗日戰爭,改名為陳青山。1936年,加入馬共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成為鐘靈中學學生“抗援會”負責人和檳城“抗援會”領導人之一。后來,到新加坡組織工人、學生示威游行,遭當局鎮壓,被逮捕判刑半年,刑滿被驅逐出境。
1941年初,陳青山被押送到香港,幾經周折找到八路軍香港辦事處。經審查批準,陳青山正式轉為中共黨員,到海南支援馮白駒的抗日獨立總隊。
1942年,在日寇瘋狂蠶食和掃蕩后,海南抗日獨立總隊擴編,陳青山被任命為第四支隊政治委員。7月,陳青山親率兩個大隊到洛基公路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擊毀兩輛軍車,繳獲不少軍用物資。那年陳青山才24歲,第一次指揮戰斗。獲勝后,大家都十分佩服這個書生的領導才華。
同年秋,陳青山開辟了四里根據地,與少數民族頭領歃血為盟,為我軍在五指山建立革命根據地打下基礎。1944年,總隊擴編為瓊崖抗日獨立縱隊,陳青山任縱隊組織部長。1964年,陳青山晉升為少將軍銜,成為我軍為數不多在華僑將軍。

刺殺倭酋 奇士智勇——汪鯤
澤重信系日寇在東南沿海特務系統總負責人,是有名的“中國通”。1939年9月,他坐鎮廈門,擔任興亞院負責人、海軍總部顧問、華南情報部部長等職,是日寇在廈門最高指揮人員。
“此一敵酋若不及早加以制裁,不僅華南半壁要淪入敵手,整個抗戰前途都將受影響。”于是,軍統閩南站派出漳州站的汪鯤、蘇群英刺殺澤重信。
汪鯤,原名汪江水,又名汪宗海,螺陽人。汪鯤和蘇群英潛入廈門后,蘇群英通過關系,在蝶蝴舞廳擔任管帳,探聽澤重信的行蹤,而汪鯤負責執行刺殺。根據情報,澤重信將于10月26日中午與漢奸黃仲康在蝶蝴舞廳設席宴客。當日飲畢,澤重信步行出來,汪鯤一直跟在后面伺機刺殺。行至喜樂餐廳附近的益田商會門口,正好喜樂餐廳樓上窗口有人與澤重信打招呼。汪鯤見此機會,以路東騎樓下水泥柱為掩護,連發兩彈,擊中澤重信胸脅部位,其當場斃命。日寇聞槍聲后追擊,汪鯤朝空連開兩槍,人群紛亂中,汪鯤從容撤退。
滇緬公路的總設計師——李溫平
1938年8月,堪稱世界上最崎嶇、地質最堅硬、地形最復雜,長達千余公里的滇緬公路全線修通,震驚了當時的國際社會。美國總統羅斯福說:“有修滇緬公路這樣的精神,中國不會亡國?!?/p>
滇緬公路由昆明經下關、保山、龍陵、芒市、畹町出國,在緬甸的臘戍與其中央鐵路接通后直通仰光。擔任滇緬公路總設計師兼筑路總指揮的是李溫平博士,祖籍惠安。早年畢業于唐山交通大學鐵路建筑系,后留學美國,獲得密西根大學運輸工程博士學位??箲鸨l后,回國就職于湖南大學。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寇占領了我國沿海重要城市及港口,阻止援華物資的進入。李溫平臨危受命,在施工機械和工程技術人員奇缺、大部分青壯年都開赴前線的情況下,帶領20萬名毫無勞工經驗的老弱婦孺,在高山峽谷中螞蟻啃骨般,一米一米地筑著,硬是在崇山峻嶺、急流險灘間開鑿出了滇緬公路,使之成為維系抗戰的生命線。
抗戰后期,為配合滇西反攻,李溫平又參與了反攻復路工作,修復了滇緬公路701至759公里段公路、惠通橋等,保證了反攻作戰的交通順暢。
戰后,李溫平被美國政府授予二戰“自由勛章”,這是美國政府向民間人士頒發的最高勛章。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后,中共惠安特支發表《告惠安父老兄弟姐妹書》,掀起了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的高潮。次年7月,又發動進步教師、愛國學生及黨員組建12支“抗敵巡回宣傳隊”、400余人到全縣各地進行抗敵宣傳。隊員們深入涂寨、崇武、東嶺、小岞等地,演劇目、唱歌曲、發傳單、辦夜校、貼墻報、發表演講,揭露日軍暴行與侵略野心,以文藝的形式喚醒廣大民眾。
《放下你的鞭子》、《游擊隊的母親》、《最后一顆手榴彈》……宣傳隊白天排練,晚上演出,一場場深受群眾喜愛的劇目輪番上演,群眾無不群情激奮。臺上臺下同仇敵愾,表達了惠安人民堅定抗日不當亡國奴的心聲。同時,自編了很多閩南語救亡歌曲:“大刀向日本鬼的頭殼砍去!”、“惠安,你抬起頭來看;惠安,你挺起胸來干!”讓抗戰宣傳家喻戶曉、婦乳皆知。
中共惠安地下黨領導人曾爐在惠西北一帶以學校為陣地,秘密組織“惠仙抗日工作委員會”,開展宣傳活動;朱漢膺、何邦基、李青陽從晉江返回惠安東坑、下坑、東蓮等地組織“霞溪劇團”,演文明戲宣傳抗日;劉祖丕到縣立中學圖書館任管理員,組建合唱團,開展抗日歌詠活動。還有不少共產黨員、進步教師紛紛加入惠安“抗敵劇社”、“青年劇社”等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
經過宣傳教育,民眾抗日情緒高漲,進步青年紛紛要求參軍抗日,并積極參與慰問抗日戰士、抗敵募捐、救助難民、抵制日貨等活動。

深情回望:
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我縣組織各部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紀念活動。
唱響紅歌 緬懷先烈
8月5日,中新社區老人協會、惠安曲藝家協會聯合在中新花園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演唱會,用載歌載舞的形式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
木偶戲《惠安女抗倭》義演
《惠安女抗倭》是一部優秀的木偶劇作品,在參加首屆中國(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交流比賽時,獲得“優秀劇目獎”。劇情講述了明朝嘉靖年間,倭寇挑起崇武漁民的海界紛爭,然后乘虛入侵,燒殺洗劫,惠安女阿螺以大局為重,勸說鄉親捐棄前嫌,與千戶軍民聯防,同仇敵愾,抗擊倭寇的故事。
8月30日、31日,該劇先后在縣文化中心展演4場,現場座無虛席,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前來觀看。在年底前,還將開展70場惠民演出。
慰問駐惠參閱官兵
8月29日,由縣民政局、雙擁辦等部門組成的慰問團,千里迢迢來到北京閱兵村,慰問駐惠部隊某部參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的全體官兵,并與該部首長進行座談。
3個多月來,參閱官兵刻苦訓練,始終保持高昂的士氣,各項指標均達到最嚴格的訓練標準,得到了總部各級首長的肯定。閱兵式上,該部將作為重要梯隊通過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古厝立石碑刻錄歷史
惠安崇武古城里有座張家古厝。古厝的一面墻上,有坑坑洼洼大小不一的窟窿,白色的外磚剝落,里面紅磚裸露。一旁,有塊約2.5米高的石碑,石碑立于2011年,上刻“一九四零年七月十六日(農歷六月十二),日寇海空軍炮火襲城,陷我崇武古堡,殘殺桑梓同胞,血肉橫飛,死傷無數,慘不可盡言。其時余年十二,目睹宅前(即今文物閣前)約十米處落一炸彈,致家宅樓面受損,至今彈痕猶存,以為紀念”等,落款是“張國樹”。
據悉,張家古厝墻上的槍眼,是70年前日軍轟炸時留下的,這段慘案歷史在當地幾乎人人皆知,張國樹當年出于熱心,立了這個碑,還捐了一些戰爭歷史遺物,殷切寄望兒女,勿忘鄉仇國恥。
相關鏈接:
7.16崇武慘案
1940年7月16日, 300余名日寇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由后海登陸,對崇武突然襲擊,沿途燒殺搶掠,瘋狂屠殺我無辜群眾。
“那時我才十幾歲,兩個多小時日本人就占領了崇武城?!睋掖嬲呶簼h族回憶,當時,崇武城里城外濃煙四起,機槍掃射聲、爆炸聲此起彼伏,哭聲、喊叫聲混成一片,人們四處奔逃,崇武城陷入血雨腥風之中。崇武西門關外北山堆,一擠滿了人的坑洞被炸彈擊中,炸死22人。死者斷頭折足,血肉模糊,只能從衣著辨認。海門村的一座角樓,日軍在周圍連投了三彈,其中一彈就炸中老人劉漢彬的家,炸死16人。如今,墻壁上的彈孔仍清晰可見。
日寇竄入崇武城后,將泉春商行的煤油運往港關、后海、港墘等商漁船集中地,放火燒船,不少船主因護船而被殺害。下坑村李霞為保網仔船,被日寇用刀割裂其身,后投入火中。被日寇強迫燒毀自家漁船的李桂樹,寧死不從,被亂槍戳死。
慘案共造成群眾死亡75人,受傷30人;房屋全毀154間,受破壞412間,城隍廟等較大建筑物,也化為灰燼;被焚毀船只436艘,損失及被搶財物無數。(惠安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9-08惠安開展第三屆“美麗惠安人”道德模范評選
- 2015-09-06“海絲泉州·風情惠安”實景體驗會登陸溫州武漢
- 2015-08-29惠安召開文明旅游創建工作座談會
- 2015-08-28惠安法院強化執行威懾 倡導誠實信用社會秩序
- 2015-08-28惠安傳統建筑營造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