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18日訊(通訊員 陳夏子)行走在涵江區萩蘆鎮的山水間,遠處青山如黛,近處流水潺潺,猶如一道美麗的畫廊。
萩蘆鎮位于“山區頭平原尾”,是“天然氧吧”和“城市后花園”,森林覆蓋率達76.4%,居涵江區之冠,并獲得“省十佳生態鄉鎮”稱號。
眼下,萩蘆鎮圍繞涵江區委、區政府的部署,把握“抓項目、優環境、惠民生、強服務”的工作主線,凝心聚力,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于青山綠水間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城鎮。
巧借山水盤活資源
在萩蘆鎮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生態旅游景點隨處可見,有萩蘆溪大橋、深固百年古橋、桃源溫泉古池、江春霖故居“百二間”、水辦知青點、崇圣宮、雙亭御溫泉、南壇溫泉、綠緣漂流、太平陂……今年,省宜居辦公布的2015年省級“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建設名單中,潭井村、崇福村榜上有名。這兩個村還被列入第三批市級“幸福家園”試點村。此外,雙亭村、東張村則被列入市級“美麗鄉村”建設。
鎮黨委書記曾劍偉說,萩蘆既有秀美山水,又有著平原、山區之間交通樞紐等區位優勢,發展綠色旅游、休閑產業得天獨厚。為此,這些年來,鎮里充分利用生態資源,開發文化旅游項目,發展休閑旅游業。
8月6日,不少來自福清、惠安等地以及本市的游客驅車來到萩蘆。他們或呼朋喚友走進綠林,采摘新鮮果實,呼吸新鮮空氣,感受生態美;或來到南壇溫泉度假村,親近大自然,放松身心;或來到綠緣漂流景區,在緩急相間的激流中,在浪花飛濺中享受激情的樂趣……自駕游客陳麗瑩說:“這里的空氣很清新、環境好,既可以爬山,又可以玩水,一家人到這里感覺很開心!”
為了呵護良好生態,優化人居環境,萩蘆鎮持續開展水流域整治、家園清潔等行動,購置垃圾車,建設垃圾中轉站和焚燒爐,實現村收集、鎮清運處理的垃圾清潔模式。完成20個行政村的改舊建新,實現村道綠化、亮化等。去年,又多方籌資,規劃建設新農村住宅,完善水、電、路燈工程和污水管網鋪設,新建休閑廣場、村際道路等。此外,還建有全省最大的民辦養老機構,目前已成為100多位老人共同的家。
同時,進一步完善生態旅游基礎設施,有序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目前,萩蘆鎮已完成原省道202線萩蘆段6.2公里路面改造工程;改擴建道路2條,總里程11.5公里;投入100多萬元養護農村公路近400公里;公交23、230線路開通,南壇線道路擴寬硬化工程完工等,極大改善了游客和當地群眾的出行條件。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8-18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 2015-08-18用“精神文明”夯實美麗鄉村魂魄
- 2015-08-18城廂區多措治理農村垃圾 建設美麗鄉村文明村鎮
- 2015-08-15劉奇葆: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 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 2015-08-14泉港首個森林公園落成 深化“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