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志愿者向企業人員介紹新戶辦稅指南。
廈大臺灣學生楊芷華引導納稅人領取表證單書。
稅收志愿者參加“夏季周末廣場”文化活動。
思明區國稅局與廈門大學建立稅收志愿服務合作長效機制。
文/本報記者 衛琳 通訊員 吳曉敏 蘇金賢 圖/思明區國稅局提供
“請跟我到12號窗口,這里是綠色通道窗口,您可以優先辦理。”日前,記者剛踏進思明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時,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覃皓正引導著一位老人往12號柜臺走去,他是思明國稅稅收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員。
這支稅收志愿者隊伍于今年4月成立,成員均是思明區國稅局面向社會招募而來。自2006年起,思明區國稅局已連續三屆獲評“省級文明單位”,該局珍惜已有成績,不斷創新提升,積極引入社會志愿者作為服務補充力量,推進辦稅體驗更加體貼入微。每天,在思明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里,“志愿紅”的身影穿梭在身穿藍色稅務制服的工作人員和辦稅人之間,做引導、幫解答,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文明服務新風貌。
面向社會招募 “志愿紅”走進辦稅廳
在辦稅大廳引入社會志愿者,是思明區國稅局在全市稅務系統內的首創之舉。這支由社會各界人員組成的稅收志愿者隊伍,主要負責在辦稅廳內幫忙引導辦稅,做政策解答和稅法宣傳,提供關愛殘障、扶老攜幼等便民服務等。
“我們希望通過引入稅收志愿者,搭建起稅企溝通的新橋梁,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納稅服務質量和效率。”思明區國稅局局長張鷺杰介紹,這項創新之舉既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落實廈門國稅“勤于學習、用心工作、奉獻社會、快樂自己”核心價值理念的重要措施。
袁仲萍是思明區國稅局首批招募的稅收志愿者之一,她是一名資深會計。如今,每周三下午,她都會來到思明區國稅局鎮海辦稅廳做志愿服務,引導納稅人取號、辦稅,耐心回答納稅人的咨詢。
回想起為何會成為一名稅收志愿者時,袁仲萍說,兩年前,她到醫院做常規體檢時,不幸被診斷出患有早期宮頸癌,幸好家人和同事的鼓勵關心讓她重拾信心。病愈后,她重新投入工作,有一次,她到思明區國稅局辦稅,在等待的時候無意間幫忙回答了兩名企業辦稅人員的咨詢,辦稅人員期待和感激的眼神讓她印象深刻,不禁聯想到自己患病的心情。
當時,思明區國稅局正好通過各種渠道面向全社會招募稅收志愿者,袁仲萍從思明國稅微信上看到招募信息后,當場打電話報名。她說:“成為一名稅收志愿者,能夠幫助別人,我感到很開心,這也能表達我對社會的感恩。”
和袁仲萍同時加入稅收志愿者隊伍的,既有來自企業的辦稅人員,也有稅務師事務所的稅務專家,還有廈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目前,這支志愿隊已有128人加入,招募工作還在繼續中。
積極開展服務之余,在思明區委文明辦的指導和帶領下,思明國稅的稅收志愿者們和工作人員還前往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觀摩學習其在公共部門開展的“法庭義工”的優秀經驗,進一步提升志愿服務水平。張鷺杰說:“接下來,我們會對稅收志愿者進行專題培訓,爭取將稅收志愿服務打造為思明國稅具有影響力的服務品牌。”
吸引大學生參與 辦稅服務增添活力
在思明區國稅局里,樂于奉獻的干部職工們也組建了“志愿者服務隊”,積極開展各項志愿服務活動,已連續兩屆獲評廈門市“優秀志愿服務隊”稱號。如今,“稅收志愿者服務隊”與之并列成為思明區國稅局的兩大志愿服務品牌。
“稅收志愿者服務隊”還引來許多在校大學生的關注和參與。7月3日,由思明區國稅局和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團總支學生會、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就業促進中心聯合舉辦的“稅法進校園暨稅收志愿者招募活動”在廈門大學舉行,當天就有93名學生報名參加志愿者。這支年輕的力量為思明區國稅局的辦稅服務和工作氛圍注入了大量新鮮的活力。
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大二學生陳鑒嘉從辦稅大廳人來人往,電話聲、取號聲、蓋章聲此起彼伏的情境中獲得創作靈感,他決定為思明國稅譜寫一曲“思明國稅之歌”。這一想法馬上得到思明國稅青年干部的一致響應,其中幾名思維比較活躍的年輕干部還進一步提出,要以這首歌為主題曲,拍攝一部反映思明國稅干部工作與生活的宣傳MV。
大家團結一心行動起來,陳鑒嘉負責“思明國稅之歌”的譜曲,國稅青年干部集體填詞,每天下午下班后,稅務干部們圍在一起哼唱著大家集體創作的歌詞。兩名辦稅廳負責人和24名年輕干部一起加入到宣傳MV的拍攝中,大家自編自演,以最真實自然的形象演繹自己每天從事的工作,展現思明國稅干部積極向上的昂揚風貌。等后期剪輯處理完成后,這一視頻便將與廣大市民見面。
思明區國稅局還與廈大經濟學院建立起稅收志愿互動合作長效機制,每天至少安排一名廈大學生在辦稅服務廳提供志愿引導服務。通過實踐,學生們受益匪淺,廈大經濟學院財政系大二學生張育銘說:“以后我們將從事與稅務有關的工作,這樣的實踐既可以增長知識,也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特寫】
臺灣學生當志愿者
收獲成長和快樂
思明區國稅局的稅收志愿者隊伍中有一道獨特風景線,那就是臺灣志愿者和少數民族志愿者。在與廈門大學聯合舉辦“稅法進校園暨稅收志愿者招募活動”時,來自臺灣的學生也積極報名加入這支隊伍,兩岸青年學子的志愿力量匯聚在一起。
楊芷華來自臺灣新竹市,是廈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政系大三學生。雖然這位來自海峽對岸的志愿者只是個“90后”大學生,但她做志愿者已有好多年。
楊芷華對記者說:“上小學時,我就開始志愿照顧身心障礙者,升到中學后又相繼參加學校組織的照顧社區低收入戶和孤寡老人志愿活動等。大二的時候,我還通過一個志愿服務機構申請到印度尼西亞做了一個月的志愿者,專門開展環保宣傳以及教小朋友學英語等。”
楊芷華還說,在臺灣,孩子們從小就會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志愿服務。來到廈門后,她發現大陸的志愿服務氛圍同樣濃厚。“我參加思明國稅的志愿服務活動已有一個多月了,不僅收獲了成長和奉獻的快樂,而且感受到思明國稅大家庭的溫暖,我會繼續將志愿服務精神傳承下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04邵武市下沙鎮志愿者:為留守兒童撐起“保護傘”
- 2015-08-04省文明委領導到建寧縣志愿者之家視察調研
- 2015-08-04三明建寧:百名志愿者助力第十屆海峽詩會
- 2015-08-04明溪縣志愿者“夏送清涼”活動正在進行時
- 2015-08-03首屆青運會社會志愿者骨干開始接受為期兩天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