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興村文化休閑廣場
文明風7月24日訊(通訊員 朱少文)摘好新鮮蔬菜送到城里后,村民們就趕往創業園區的工廠上班;抓住暑期難得的空閑,孩子們紛紛來到安攀極限運動中心攀巖;古榕樹下,委婉的南音與蟬鳴聲匯集成一首文明交響曲;夜幕下,激昂的廣場舞已吹響村民夜生活的集結號……這就是東山縣銅興村村民生活的縮影。“讓本地人在銅興有幸福感,外地人到銅興有向往感,海內外客商在銅興創業有成就感,各界人士到銅興有安全感。這就是我們創建全國文明村形成的共識!”村干部老陳自豪地對筆者說。
發展經濟 環境宜居
作為東山縣銅陵古城唯一的一個村,銅興村與其他城中村面臨著共同的難題——失地農民增多,就業和保障困難。但銅興村黨總支部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銅興村僅有耕地486畝,也是銅陵古城重要的蔬菜供應基地。為此,該村引進低壓噴灌設施、引導村民擴種新優蔬菜品種、鼓勵蔬菜外調包裝加工營銷,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品位,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該村抓住以前傳統漁業形成的水產品精深加工和漁需漁具兩大特色支柱產業,引導失地農民進入銅興創業園區。近3年以來,村民自主創辦了水產品精深加工等企業7家,解決了220名失地農民就業和其他大批閑散勞力就業。輝永泰繩纜制品有限公司注重質量興企,安全帶、逃生包、登山繩等3個產品已通過國家有關機構驗收。該企業生產的登山繩在我國屬于首創,還是國標制定單位。2014年6月,該企業成功承辦了“肯拓普”首屆國際山地救援交流賽,既擴大了東山的對外知名度,也為東山旅游增添一個室外攀巖和極限拓展項目。
在做大做強一產、二產的同時,該村積極引導失地農民轉行轉業,轉變經營理念,發展第三產業。目前,全村有民營企業18家,個體工商戶324戶,從事第二、第三產業人員占總勞力的88%。2014年,銅興村社會總產值達3.1億元,增長8.2%,村財收入240萬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14689元,增長11%。
在搞好經濟的基礎上,銅興村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契機,全面改善“城中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投入1200萬元建設具有300噸泊位的陸島交通碼頭;投入1.5億元建設了5.6萬平方米的銅興村農民公寓,按民主、公開、公正的程序進行安置;投入185萬元建設了4條道路水溝;投入25萬元完善亭北文化公園配套和湖海文化休閑廣場建設,添置廣場燈、健身器材等設施,設立村文化交流中心、老人活動中心、乒乓球室、農家書屋、南音活動中心等村民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同時完善衛生保潔管理機制,做到垃圾、廢雜物及時清運,保證村容干凈、整潔,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管理民主 新風日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村民生活富裕了,對于參加家鄉建設也更關注。為此,銅興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帶動村委會、共青團、婦聯等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農村文化、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為推進城鎮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通過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了土地流轉、集體資產處理、建設規劃、土地征用補償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并結合實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體制機制,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幾年來,南音大樓改建和6個一事一議等項目通過公開投招標,共節約資金投入35萬元,冷凍廠、KTV娛樂場所通過公開投招標增加村財收入76萬元。銅興村因民主管理取得了扎實的成效,為村自治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基礎,連續六次被省評為“辦事公開”示范單位。
有了民主管理的氛圍后,村民們崇尚文明,移風易俗,共建幸福家園也就更有信心了。銅興村一直重視文化建設,在村民喜聞樂見的南音曲藝、四平鑼鼓等傳統文藝節目帶動下,增加組建藝棚演示隊、獅子表演隊、龍舟表演隊、廣場舞表演隊等四支文藝表演隊,來提升村民素質,樹立良好形象;利用小學外墻建“文化走廊”,通過富有哲理的古詩和水墨畫,宣傳社會正能量;以學習弘揚谷文昌精神和“美麗銅陵”建設等活動為載體,制定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精心舉辦“道德講壇”“五好家庭”“好媳婦”“孝老愛親”“文明戶”等一系列村民喜聞樂見、各具特色的活動,使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此外,通過開展治安巡邏、網格管理、矛盾糾紛調解、安全隱患排查、移風易俗等工作,扎實推進“平安家庭” 創建工作,三年來全村無發生惡性治安和刑事案件,無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無出現承包地、林地、灘地糾紛,全村“五好家庭戶”“文明戶”覆蓋面達89.5%。
銅興村南音文化綜合樓
關注民生 和諧共享
社會保障是社會安定和諧的重要保證。隨著銅興村集體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資本積累的增多,村兩委會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業投資,提高村民福利。
村民黃清珠原來居住的是危房,每年臺風期間,村干部都提前將她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為徹底消除隱患,村里給予2萬元補助,還找來一些愛心人士資助,幫她重建新房,現已喬遷新居。與黃清珠類似的全村共有4戶,村里都給予2萬元資助,并通過各種渠道再為他們籌集資金18.5萬元用于重建,現已建成入住。安居更要安生,每逢佳節送關懷也成新常態。三年來,全村共給234戶次低保戶、特困戶、殘疾人、孤寡老人送去慰問金13.4萬多元。解決病困補助107人次資金5.1萬元。另外,五保戶、喪失勞動力對象實行固定生活補貼,掛鉤單位和共建單位也都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大力支持。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時下,銅興村正忙于新一年的獎學助學工作。該村建立了獎學金制度,凡村民子女考上高中、中專、大學、碩士生、博士生及優秀教師均發給獎學金和獎教金,對貧困戶子女上學發給助學金,自2012年以來共發放獎學金8.6萬元,獎教金4萬元,助學金5.2萬元。現在,銅興村的大學生比例越來越高,居全縣農村前列。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一直是農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因此,銅興村急群眾之所急,高度重視和支持村民參加“新農合”和“新農保”。2012年以來村財共補貼村民參與“新農合”、“新農保”96.1萬元,參保率達100%,為全村村民都能看得起病提供了有力保障,民政工作被評為縣級先進單位。此外,對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發放養老金1200元、重陽節100元慰問金,三年總計137萬元,獲評省、市“敬老模范村”。
文明創建暖人心,干群齊心創佳績。省級生態村、省級文明村、全國文明村……榮譽接踵而來,銅興村已成為東山縣農村在文明創建、生態建設、民主法治、人口計生、敬老愛老等方面工作的一面旗幟。?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7-10東山:創建文明縣城 打造旅游海島
- 2015-07-07創建文明縣城 建設美麗東山
- 2015-06-29關帝誕辰紀念日 東山舉行慈善日捐款活動
- 2015-06-26緊握谷文昌的“接力棒” 東山巧建生態文明
- 2015-06-23東山青年志愿者開展低碳騎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