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畢業的他,正逢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作為廈大畢業優等生,他可以選擇其他部門單位,卻偏偏選擇了民政工作事業,曾先后在市民政局社救科、優撫科、市福彩中心等工作崗位任職。
2007年6月,正當三明市殯葬改革處在關鍵時期,他臨危受命,不顧家人和親友反對,服從組織安排,義無反顧地走上市殯儀館主任工作崗位。當時該館設施陳舊、環境臟亂差、群眾評價低下的突出問題,他把個人設想如實向局領導作了匯報。經市領導同意,在局里大力支持下,本著在舊館原址邊運營邊建設的原則,拉開了市殯儀館重建項目。
面對資金缺口大、工程項目審批、土地權益辦理、林業補償賠付、水電限額不足等一攬子諸多重建問題,他沒有氣餒、沒有怯步。“開弓沒有回頭箭”。在資金籌措上,他采取向上級爭取一點、社會籌集一點、單位拿一點的辦法,解決了資金問題;在項目審批和手續辦理上,他多方協調、親自上門尋求支持幫助,逐項逐個解決。經過幾年的努力,一座座建設項目拔地而起,投入使用,逐步形成園林式殯葬場所。
為提高治喪工作水平,他把工作重心又放到服務項目和文明祭掃上,新建了祭拜長廊、紙香焚燒爐、遮陽車棚、文化涼亭、守靈廳和辦公區內部改造、設立電子屏幕、告別廳安裝音控設備等,極大地改善了喪屬治喪工作條件和環境質量。
為改變竹紙花圈出售、焚燒的治喪陋習,他決心推行仿真花圈租賃,只燒挽聯不燒花圈,這樣既環保治喪,又為喪屬省下100元左右費用。起初,群眾不理解,感情也難以接受。于是,他每次逐個向守靈喪屬解釋、開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苦口婆心勸導下,喪屬由抵制到理解再到接受,至今年初已實現了喪屬仿真花圈的租賃。
“管事管人,要用制度”,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近些年來,市殯儀館在他主抓下,建立了考勤、工作、崗位職責、財務、車輛、物品采購、館務事務公開、會議、績效考核、廉潔自律、學習培訓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制定文明行業職工守則八條,規范服務行為,一批辦事流程、收費標準、人員崗位和“24字”核心價值觀、遵德守禮等內容全部上墻,全體人員實行統一著裝,佩戴標識牌,采取走出去實地考察學習、請進來面對面教育,整個隊伍精神面貌發生根本變化,昂揚向上的正能量氛圍濃厚。
由于工作操持過度,積勞成疾,他病倒了,被查出身患胃癌,先后于2013年3月和2014年10月兩次做了胃切除手術。躺在病榻上的他,無時不牽掛館里工作,不時地拿出手機詢問情況、安排工作、交代注意事項等。他熱愛殯儀工作,植根殯儀事業,當身體稍好些,又匆匆地出院走上他眷念不舍的工作崗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7-01丘筱蘭:愛崗敬業 用心服務
- 2015-01-05劉雪梅:用汗水譜寫敬業奉獻之歌
- 2014-12-31廈門西邊社區:“道德講堂”傳遞敬業奉獻之風
- 2014-11-21泉港區“敬業”講堂:學習身邊榜樣 弘揚愛崗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