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5日訊
今年4月8日,飛往南非的飛機上,73歲的北京人張津生在緊急時刻,憑“久病成良醫”的感覺,用他隨身攜帶的藥物無意中救了外國男子一命。對于2000美元的感謝金,張津生拒絕了:“人要活出尊嚴,男人要有點風度,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保?月15日,新京報)
上午在網上匆匆看到這則報道,讓我不禁對這位73歲的北京爺們張津生肅然起敬,想說一句:北京爺們,好樣的!你是北京人的驕傲,在異國他鄉的萬米高空上,播撒了中國正能量。
再回過頭看看以前的一些有關中國旅客不文明的報道,有在埃及神廟刻下“丁錦昊到此一游”的亂涂寫、在普羅旺斯為搶位置拍照而打架的粗暴、在法國盧浮宮水池中泡腳的出丑……屢屢遭到曝光的中國游客不文明行為已經對國人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在“全球最差游客”調查中,中國游客往往“名列前茅”,被曝光的種種陋習似乎成了中國游客獨有的標簽。雖然有關機構強調,不文明的中國游客只是特例,比例低于萬分之一。但就是因為個別不文明行為讓中國游客整體背上了“惡名”。為此,多年來中央文明辦和旅游部門一直在提醒中國游客出國時要保持文明的行為。就連國家主席習近平前不久訪問馬爾代夫時也要求中國游客不要亂扔礦泉水瓶子和破壞當地的珊瑚礁。此刻,筆者想對不文明旅游者說:不文明旅游,羞也!休矣!
中國一向以唯一一個四大文明古國中文明唯一延續的國家為傲,在燦爛的傳統文化中,就包含著我們一直倡導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為何,在今天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在各個景點、景區卻經??吹接慰偷牟晃拿餍袨槟??筆者分析有兩種原因。一是故意,二是無意。故意就是指個別人帶有“有錢就任性”、“付錢就是爺”的暴發戶心態,一踏出家門國門旅游,就趾高氣揚,不管不顧當地或國外習俗規矩,我行我素、橫沖直撞、肆意妄為、神氣了得。無意是指在泱泱的旅游大潮中,既有比較了解國內外風俗文化的資深游客,更有大量初出家門的旅游新手。這些人不了解當地風俗文化和社交禮儀,入鄉卻不知隨俗,直把他鄉作故鄉。對于故意者,筆者認為除了個加強修養外,還需要旅游機構、同伴的時刻提醒監督。而對于無意者,筆者認為,除了惡補相關知識和禮儀之外,還要虛心接受他人善意的行前提醒。
一個國家的形象是由多種方面組成的,而國民形象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個人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民形象甚至代表了國家形象。因此,筆者想大聲呼吁:當你走出家門國門旅游時,請帶上文明一起旅游吧!讓景點因你的文明而更加美麗!(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6-08原創評論:草根創業 不做商業做公益
- 2015-06-08原創評論:“大國救援”彰顯核心價值觀強大生命力
- 2015-06-05原創評論:倡導網絡文明 抵制網絡負能量
- 2015-06-04原創評論:車外拋物 別拋了你的公德心
- 2015-06-03原創評論:莫讓“假”字打折社會的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