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8時20分許,一輛車牌號為閩D361M7的銀白色小車行駛在高速公路第二車道上,忽然從副駕車窗位置飛出一個礦泉水瓶。結果被后車行車記錄儀拍下,并被舉報。根據規定,該行為將被處以罰50元、扣2分的處罰。泉州高速交警表示,高速公路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需要每一位駕駛員和乘客共同維護,高速行駛時請不要隨意拋物,并歡迎大家對拋物違法行為積極舉報,通過行車記錄儀或手機視頻拍攝現場視頻或照片并報警,對此類違法行為進行曝光。這是泉州市見諸報端的第一例懲治車外拋雜物的案例。(6月4日,泉州新聞網)
筆者聯想到今天早上來上班時在路口看到了一幕,一輛寶馬車上坐著一位美女,在等紅綠燈的時候伸手往車外扔出一張餐巾紙。雖然在市區扔一張餐巾紙不會造成交通事故,但這種行為使原來的“香車+美女”形象瞬間變成了“土豪+任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馬路上呼嘯而過的一輛汽車里突然毫無預兆地飛出水果核或是飲料瓶,讓路邊的行人防不勝防。這種不文明行為,扔東西的人只顧自己的方便和衛生,卻給別人增添了不方便和不衛生,有時甚至危及他人安全。環衛工人有時為了清掃機動車道上從車里拋出來的垃圾,不得不在滾滾車流中穿行,常常險象環生。可以這么說,隨手往車外扔雜物,扔的不僅僅是一張紙、一個煙頭、一個空飲料瓶,更是把人的文明素養和公德心也扔了。
曾經一段時間,“中國式”這三個字以很高的頻率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哄搶、“中國式”晾曬,我擔心“中國式”車外拋物以后又會頻率出現。如果那樣,那么一部分人在享受汽車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文明同時,也給另一部分人帶來了麻煩、危險、傷害和安全隱患。
有句話說得好,“一夜之間可以造就一個百萬富翁,但是要培養一個貴族卻要三代人的努力。”同樣的道理,從“無車族”到“有車族”有的只需短暫的時間,而文明的養成,卻需長期良好習慣的積累。
筆者在此呼吁那些有車外拋物習慣的人,從現在做起,改掉不良習慣,拒絕任性的一拋,把垃圾裝起來,把文明撿回來,保護環境衛生,體貼照顧他人,共同為打造優美的城市環境出一份力!(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供稿 作者 洪春來)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6-03原創評論:莫讓“假”字打折社會的誠信
- 2015-06-02原創評論:健康游玩 快樂學習
- 2015-06-02原創評論:“禁止吸煙”莫成文明城市的牛皮癬
- 2015-05-28原創評論:綠色騎行 勿忘文明
- 2015-05-28原創評論:文明交通 城市才能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