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一雄 李苗)初夏時節,筆者來到云霄縣莆美鎮陽下村陽霞小學,只見不遠處,五六名“紅帽子”正忙著打掃校園。他們都是村里的義工,統一佩戴著胸牌,胸牌上鐫刻著“紅霞一片冉冉升起,雙手傳遞愛心”的標志。看樣子,他們已經忙了好一陣,每個人的身上都汗流浹背。
現有150多名隊員的陽下村義工服務隊雖只成立一個多月,但村民們自發的義工活動,早在2008年陽霞小學新校建成時就開始了。村民們都說,有了這支義工服務隊,校風、家風、鄉風大變樣,村子更文明、更美麗了。
陽霞小學校舍是村里最美的建筑,建筑風格新穎別致。
“這些年,鄉親們捐資助學蔚然成風,已自發捐資上千萬元,用于學校建設、獎教助學等公益事業。”村支書方明火說,“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陽霞小學新校就是大家捐資建成的。”看到學校的教學條件改善了,教學質量提高了,村民們都很高興,他們還想為村里的教育事業再出點力。
2008年,一些村民自愿到學校當義工,或在校園打掃衛生,或到食堂幫廚。7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義工行列。于是,村里決定成立陽下村義工服務隊。村干部家屬帶頭報名,村民踴躍參加。不到兩周時間,就有150多位村民加入義工隊。義工隊實行輪班制,由3名義工組成一個志愿小組,志愿小組每天輪流到學校做義工。
為了不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義工們每天都比學生早到校,比學生晚回家。他們一天工作七八個小時,早上6點到學校,一直忙到10點才休息;下午2點又到學校,一直忙到傍晚6點才離校。每周日,義工們還到學校進行校園大掃除。
村民吳惜珠常年住在廈門,平時忙于做生意和照看子女。但她知道村里成立了義工隊后,也積極報名參加。為了能在清晨及時趕到學校做義工,吳惜珠常常從廈門連夜坐車返鄉。她說:“我累點沒關系,只要看到家鄉變美了,心里就感到很開心。”
6月的天氣又悶又熱,筆者在陽霞小學校園里徜徉,只見綠樹成排、綠草如茵,地上難見到一丁點兒垃圾。陽霞小學校長方宗澤說,學生們都小心地呵護學校的一草一木,看到垃圾就撿起來。他們還經常給義工當幫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6-08廈門海滄兩岸義工聯盟新家啟動首場義工活動
- 2015-06-08兩岸義工扮靚新家 臺胞義工來“串門”講故事
- 2015-06-02滿滿的歸屬感 海滄兩岸義工聯盟DIY裝扮新家
- 2015-05-24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經驗交流分享會:講究言行舉止
- 2015-05-21思明城市義工“5.19中國旅游日”開展文明旅游宣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