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感動患者 至今有人求醫(yī)
“上周還有人來兒保科想要找她。”陳少蓉說,這些年來不斷有患者想找高瑛瑛看病,得知她去世后很惋惜。
每當(dāng)高瑛瑛坐診,辦公室里總圍滿患者和家屬。“病人那么多,場面很難控制。”陳少蓉說,高醫(yī)生也不煩躁,認真為每一位患者看病,詳細到講解吃完藥可能會引起的不適反應(yīng)。因為高醫(yī)生不忍拒絕每個來找她看病的人,忙到下午一兩點才吃飯是常事。
溫陵社區(qū)網(wǎng)友“黃sir”發(fā)帖稱:“一見面你便微笑著認真向我講解肚子疼痛的原因,那模樣對一個8歲的兒童來說是記憶深刻的,因為在那之前,醫(yī)生給我的印象是冷冰冰的。”做胃腸鋇餐透視需喝下藥水,“黃sir”嫌難喝直接倒掉,沒想到高瑛瑛卻做出令他一生難忘的舉動。“你自己拿起勺子喝了一口說,‘剛才糖沒放夠,你再試試,現(xiàn)在一點都不難喝,這樣吧,我一口你一口,好不好?’”
如同一縷陽光 溫暖周圍的人
“她就像一縷陽光,照亮、溫暖、感染我們。”李翠娥說,高瑛瑛工作壓力很大卻從無怨言,始終在微笑。當(dāng)她病重時,微笑仍未消失。“在福州住院時,一位年輕醫(yī)生幫她做靜脈穿刺,總是做不好。其實很疼,她卻一直笑著鼓勵‘不會疼,沒關(guān)系,再來’,扎了三次才成功。無論對親人、朋友、患者還是陌生人,她總是這么友善。”
所以,當(dāng)這縷陽光消逝時,才尤為讓人難以接受。“上天真是太吝嗇了,只給予咱們6015天的幸福生活,卻把你召走了1200多天,教我如何不思念?”高瑛瑛的丈夫陳文堃于今年清明節(jié)在本報發(fā)表了一篇追憶妻子的文章《思君始覺海非深》。他動情地寫道:“每思田園共笑語,難忍寒窗濕青衫。你的恩情,天高地厚;我的思念,浩瀚無涯。金石可朽,此心不冥!”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怕到醫(yī)院,見不到她,像回家了找不到媽媽。”李翠娥只好安慰自己:“她只是去了很遠的地方,不知去哪里,不知何時回來,但其實一直都在。我會一直努力工作,等她回來。”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5-04-16追記“中國好人”王桂發(fā):用生命履職的人大主席
- 2015-03-08一位共和國部長的“五子棋局”——追記新中國第五任財政部長吳波
- 2015-01-21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追記人民的好書記谷文昌
- 2014-07-02追記泉州泉港區(qū)涂嶺鎮(zhèn)黃田村黨支部原書記陳其偉
- 2014-02-27追記最美書記文建明:用生命拓寬群眾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