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7日訊(通訊員 林長生)4月2日,由朱子學會、福建日報等諸多單位主辦的“武夷書院講壇”首場講壇在武夷山正式啟動,也拉開了2015年武夷山朱子文化品牌建設的序幕。這樣的活動將每年舉行6講,分別邀請2名海內外朱子文化研究名家作主題演講。上午,當代“朱子學第一人”、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主講“朱子文化的當代價值”;下午,理學家朱熹后裔、華東師大古籍所教授朱杰人主講“《朱子家訓》的時代精神”。臺下,坐的聽眾是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支平等諸多名家及福建省市有關領導。
同時,武夷山也將加快修復一批書院用以普及朱子文化及傳播儒學。在武夷山之外,福建省也有更多與朱子有關的活動在緊鑼密鼓準備中。
據悉,宋朝著名理學家朱熹被認為是自孔子之后最偉大的儒學大家。朱熹出生在福建尤溪,14歲起在武夷山開始50多年的做學問和教徒弟等工作,還曾經在泉州和漳州為官。在朱熹的影響下,歷代理學家紛紛建書院、設學堂,使武夷山成為道南理窟和儒教名山,也使福建成為當時全國的學術研究和教育研究中心。今年是朱熹誕辰885周年,福建以此為契機,將有不斷的大動作。
朱熹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儒學大師。有關人士透露,福建省也把他列入“文化復興”研究的頭號歷史人物,這對民族文化的創新和傳承有積極意義。陳來教授表示,宋代道學是儒學發展的新形態,以朱子為中心的宋儒理學特別強調傳承道統的意識,對“學絕道喪”特別憂患,這對我們今天重續文化傳承和價值傳承有重要啟示。朱杰人教授說,作為朱文公的后裔,他自己在武夷山推廣朱子文化“風風雨雨26年”,他稱贊當代“朱子學第一人”陳來教授所說的對傳統文化的“揚棄”態度,致力于推廣朱子文化中的家訓、家禮等精華,還肯定了南平市“朱子之歌”落實到廣場舞大媽中傳播的創舉。同時,他對包括有些朱子后裔相信網絡傳言中所謂“正史”對朱子的詆毀感到痛心,希望后學能明辨是非。而陳支平教授則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朱熹、李贄和嚴復是福建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上無可替代的三個了不起的文化名人。他認為,朱熹做學問有破有立,李贄只破不立,嚴復立而不破,各有千秋,值得好好研究。而前兩位因為“破”而得罪當代主流,被誣陷并潑臟水。陳支平及有關人士都透露,福建已經把朱熹和嚴復列入重要的學術研究對象。
在當今文化繁榮發展中,福建從朱熹開始,對于正本清源,廓清歷史迷霧和找到傳統文化之根提高文化自信很有意義。國學大師們在演講中指出,朱熹作為孔子之后一千年來無人可以比肩的傳承榜樣,其《四書集注》凝聚了畢生心血,是文化繼往開來的典范。朱子和宋明理學的鞏固,構成了中華民族基本的文化屬性,而朱熹所到之處一定要興建學校,建立學規,在“存天理,去人欲”的沖突中高揚理性,提高內心的自覺,這對今天的“依法治國”及和諧社會建設仍然意義非凡。(武夷山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1-11-17文化復興不是復古,更不是西化
- 2010-02-23回眸2009 喜看新成就:2009 文化復興繪新卷
- 2009-08-19孔子影視熱:文化復興還是庸俗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