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舉行骨灰撒海公祭活動 117位逝者魂歸大海
64歲老人,送別照料了15年的愛人
看到楊國和老人的時候,他正把臉上的黑框眼鏡摘下來,用紙巾擦拭著眼角的淚水。楊國和今年64歲,他要送走的,是老伴兒王金銀。
15年前,王金銀由于腦溢血導致身體癱瘓,一邊的腿和手都失去了知覺。為了照顧老伴兒,楊國和向單位申請了提前下崗,一照顧就是15年。“我一直都把她照顧得很好,清洗得很干凈,這15年來,她身上一個褥瘡都沒長過。”“本來去年就打算海葬的,但錯過了時間。”輕輕揚起老伴兒的骨灰,楊國和紅著眼,緩緩地說,“從此以后,有水的地方,我就會想起她。”
等了10年,終于圓了母親的夢
李惠芳和三個兄弟姐妹帶著母親的骨灰,專程從漳州趕來參加昨天的海葬。她指了指面前碧波蕩漾的海面:“我的父親2001年就葬在這里。”
2005年,李惠芳的母親過世。“她生前不停地囑咐我們一定要找個機會,把她的骨灰也葬入這片海,但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10年。如今,我母親的遺愿終于達成了。”李惠芳提高了聲音,有些激動地說道。
李惠芳的父親是山東人,1947年離開家鄉,隨著解放戰爭一路南下,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最后來到漳州,便留了下來。母親是印尼華僑,于抗戰勝利后來到漳州。二人相識,便一輩子沒有再離開。“如今,他們同葬在這一片海,10年的等待,終于如愿以償。”李惠芳欣慰地說。
希望大海帶著姐姐,到處走走
祖籍四川的楊小姐一家已經來廈工作多年。昨天,她帶著姐姐的骨灰,參加海葬活動。
“姐姐是今年1月發生意外過世的。原本,她已經計劃好,明年要出去玩,沒想到還沒有成行,人就不在了。”楊小姐哽咽著說。
為了完成姐姐生前的愿望,家里人決定為她舉行海葬。“大海可以流向世界各地,我希望它帶著姐姐的靈魂,可以實現她到處走走的夢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4-03清明祭祀宜喚醒家庭共同記憶
- 2015-04-02邵武市和平鎮:多舉措提前做好清明期間文明安全祭掃工作
- 2015-04-02武平縣各鄉鎮倡導清明文明祭祀 構筑野外“防火墻”
- 2015-04-02明溪縣開展2015年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
- 2015-04-02永春縣扎實推進清明節文明祭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