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生態與文明關系的鮮明闡釋,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
保護好生態環境,要有科學和系統的視野。在習近平看來,一個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大自然億萬年間形成的,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
2013年11月,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指出:“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在另一次重要會議上,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破壞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壞了水,山就變成了禿山,水就變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變成了沒有養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溝壑縱橫”。
他要求采取綜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與全過程,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來操作,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習近平認為,在復雜的生態系統中,林業在維護國土安全和統籌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中占有基礎地位。他多次指出,林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頂層,拯救地球首先要從拯救森林開始。
科學家預測,如果森林從地球上消失,陸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將減少90%,生物放氧將減少60%,人類將無法生存。聯合國指出,全球森林已減少了50%,難以支撐人類文明大廈。
“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么樣子。”2013年4月2日,習近平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一直銘記,他到國家林業局工作時,習近平對他叮囑道,林業就是要保護好生態,誰破壞了生態,就要拿誰是問。這使趙樹叢深深感到,保護生態責任重于泰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2-26晉江:打造國家級海洋 生態文明示范區
- 2015-02-25"三農"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碧水藍天伴隨小康大道
- 2015-02-18“三農”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碧水藍天伴隨小康大道
- 2015-02-10福建首個民營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螺洲掛牌 免費為青少年開放
- 2015-02-02發展綠色經濟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