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22日訊(通訊員 邱振堆)文明,在浩瀚的歷史長卷中緩步走來,它可以宏大敘事,亦能輕描細吟。但它只有融入社會的田野,才能漫山開放。文明走到今天,牽出多少沉思低冥。惟有共同參與,方能全新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參與制度
文明是一個社會概念,需要社會共同參與才能逐步擴大影響力,增強工作實效性。從制度出發,用宏觀的視野分析制度建設的內涵和外延,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參與制度。德化縣精神文明建設在尋求社會參與的過程中積極將民間組織納入文明建設體系之中。縣注冊志愿者逾萬人,許多單位均有業余的志愿者服務隊,這為德化縣開展社會志愿服務提供了人員保障。同時依托德化縣憨鼠愛心小分隊這支民間頗有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團隊,積極吸納社會人士共同參與,極大的促進了社會志愿服務的發展。下階段,德化縣將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統籌協劃,規范各個民間志愿服務隊的管理,使社會參與真正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常態催化劑。
強化宣傳引導,暢通參與渠道
文明是一個人文概念,只有引導人的參與,才能使它迸發出新活力,譜就新風尚。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工作,讓文明的種子根植在每個人心中才能真正的讓文明落地生根。德化縣“三位一體”的文明宣傳模式,較有效的引導了文明風尚的傳播。一是借助《德化網》、德化報等媒體開展常態化宣傳工作。通過在德化縣富有影響力的報刊、網站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文明氛圍,建立主體性、常態化參與渠道。二是利用我們的節日、講文明樹新風等契機大力開展重點宣傳活動。既有效的弘揚了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又能夠起到聚焦公眾目光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參與渠道的知曉率。三是通過活動本身開展延伸性宣傳工作。尤其是利用憨鼠愛心小分隊的活動影響力,在志愿活動開展過程中傳播精神文明的相關信息,宣傳延伸到農村,打通精神文明較少關注的“最后一公里”。
開展多樣活動,豐富參與內涵
德化縣在探索社會參與精神文明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參與機制,確立了一系列常規化活動,同時典型的民間志愿服務品牌也日益彰顯。為了加強參與的內涵建設,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不斷豐富社會參與的內容。德化縣在鞏固原有社會志愿團體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引導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設之中。從傳統的單一重視量到現在的多元追求質的轉變將會提升瓷都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營造更加美好的社會文明環境。(德化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3建甌徐墩建“法治文化墻” 倡導文明新風尚
- 2015-01-09漳平市直機關工委大力倡導“兩節”期間廉潔文明新風尚
- 2014-12-24培育文明新風 永定2014年“我們的節日”綜述
- 2014-11-21邵武市大竹鎮:文化墻宣傳文明新風尚
- 2014-11-18鯉城法院多措并舉展行業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