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明新風 永定2014年“我們的節日”綜述
文明風12月24日訊(通訊員 俞劍偉) 2014年,永定縣深入挖掘傳統節日豐富的思想和文化內涵,在引導人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同時,積極倡導節儉過節、文明過節、綠色過節。
一是節儉惠民。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取消了以往焰火晚會、彩燈踩街和龍獅迎春等常態活動,通過舉辦新春有獎猜謎、社區“慶新春”廣場文藝展演、“迎新春”書法家義務送春聯、社區廣場游園活動等一系列群眾便于、樂于參與的活動。
二是緊貼需求。“三下鄉”慰問活動前,先“問”——到基層百姓中去收集服務需求,再“慰”——帶著百姓需求下去服務,讓“三下鄉”慰問活動真正“惠民”。
三是主題鮮明。突出客家民俗。春節、元宵期間,在世遺福建土樓——永定景區,舉辦了客家婚嫁表演、客家山歌對唱、客家漢劇等一系列獨具客家特色的主題活動。充分挖掘坎市“打新婚”、撫市“走古事”、中川“迎花燈”等新春民俗傳統活動,將黨的方針政策及計劃生育、廉政文化宣傳融入活動中。突出紅色文化。清明節期間,充分發揮革命烈士陵園、張鼎丞紀念館、金砂暴動紀念館和福建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成立地“萬源樓”等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組織干部群眾及廣大未成年人前往緬懷先烈豐功偉績。突出人文關懷。以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為重點,在端午、中秋、重陽節期間,組織各級文明單位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城區各中小學校紛紛以“端午”、“中秋”為主題開展手抄報活動,使學生了解端午節、中秋節,共同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底蘊。
(永定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