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 如何防止騙子渾水摸魚
鼓勵公募機構網絡募捐,引導個人與前者合作
記者:互聯(lián)網慈善的募資能力驚人,怎樣監(jiān)管才能不讓非法集資和騙子有機可乘?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網絡慈善的發(fā)展目前還面臨十分突出的問題,主要與募捐主體的合法性有關。當前,除了具備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開展網絡募捐外,還存在許多未在相關政府部門登記的“草根組織”及個人借助網絡發(fā)起的募捐活動。這類網絡募捐活動由于缺乏公信力,公眾難以判斷其真?zhèn)危霈F(xiàn)濫用善款、挪用善款等失范現(xiàn)象,甚至導致以網絡募捐之名、行詐騙之實的騙捐現(xiàn)象,對社會公信力造成了傷害。
如媒體曾報道,江蘇一名男子通過微博求助為患有白血病的兒子籌集到30多萬元善款,卻遲遲不為兒子做手術,并與由3名愛心人士自愿擔任的善款監(jiān)督人在善款使用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將善款監(jiān)督人拉入微博黑名單。
對于這類行為,從法律的角度講,任何捐贈人都可以濫用善款、違背要約為由,依照合同法等民事法律提起訴訟,但網絡募捐中的捐贈人與募捐者往往在現(xiàn)實世界中相隔甚遠,起訴不便,且許多捐贈人認為打官司太浪費時間精力,雖然不滿募捐者的所為,但最終卻不了了之。最后的結果則是社會公信力降低,誰都不敢捐款,真正遇有困難的人也得不到幫助。
目前看來,應當盡快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從主體和平臺兩個角度,全面加強網絡慈善監(jiān)管,對網絡慈善行為進行有效引導和規(guī)范。
記者:個人如果想牽頭做網絡慈善,該怎么辦?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在主體規(guī)范方面,從當前網絡募捐的實踐來看,具備公募資格的機構最易取得新浪、騰訊等網絡平臺的支持,也最易取得公眾的信任,從而獲得大量善款。對于這類組織而言,應當鼓勵其網絡募捐行為。
對于不具備募捐資格的組織和個人而言,如果其確有開展募捐的需要,可引導其與有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依托網絡募捐平臺開展相關募捐活動。個人求助信息的真?zhèn)斡删W絡募捐平臺和慈善組織共同負責,所募得的資金也由該組織掌控,以防止個人對善款的侵吞、濫用。如果慈善組織出現(xiàn)濫用、挪用善款等現(xiàn)象,政府部門則會直接追究其責任。
在平臺規(guī)范方面,網絡募捐平臺應當履行查驗募捐主體合法性、對有募捐需求但無募捐資格的組織和個人進行實名認證、公告和終止具有欺詐和違法情形的網絡募捐活動、協(xié)助有關部門開展募捐管理等職責。
《國務院關于促進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已作出相應規(guī)定,接下來民政部門等將會把這些規(guī)定進一步細化,以確保網絡慈善的健康、有效。(記者潘躍 胡雅婷 賀林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4“微慈善”,人人都能成為慈善家
- 2015-01-04永安舉辦“扶困助殘·情滿人間”迎新年慈善晚會
- 2015-01-04漳浦縣慈善總會到赤土鄉(xiāng)畬族村慰問孤兒
- 2014-12-26上杭:18棟“慈善愛心屋”讓特困群眾溫暖過冬
- 2014-12-26上杭“慈善愛心屋”讓特困群眾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