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故事多
上門走訪孩子,有時大家還會湊錢買些食用油、米、面等生活日常用品或者送去慰問金。“以芬姐是個特別善良的人,每次看到那些家庭困難的孩子,只要身上有錢,都要包個紅包。”張銀珠說。
她們很重視后續的幫助。“我們自己的力量畢竟有限。之后,幫這些孩子跑部門對接政策、獲得補助,找其他愛心人士,也非常重要。”林以芬說縣里的關工委、團縣委、民政局、計生局等如今成了她們的常客。她們甚至還對接上了福州的愛心團隊、臺灣的愛心基金等。
河龍鄉的小麗家境困難,去衛校讀書時身無分文,她每年2500多元的學費,是張銀珠、林以芬等人資助的;福州的一位愛心人士每月寄上200元給孩子當生活費。現在,這個孩子的成績在班里數一數二。
城南鄉歐陽的母親得了紅斑狼瘡,去福州治病時,愛心團隊聯系了福州的仁人志士義工社團,幫助他解決了數千元的醫療費。歐陽的母親身亡后不久,他的父親也去世了。愛心團隊通過民政部門,替歐陽申請了孤兒補助;又聯系臺灣的一個基金,連續兩年給予他數千元的資助。
城郊鄉茶湖江村的隆隆因為出生在工棚,沒有出生證明,9歲時還沒有上戶口。張銀珠等人上門走訪時,告訴他父親,應該帶孩子做親子鑒定,然后拿鑒定結果去派出所申辦戶口。可是,2年時間過去了,隆隆還是沒有戶口。“做親子鑒定要1600元。隆隆的父親股骨頭壞死,母親出走了,爺爺患有嚴重的哮喘,全家靠奶奶打點零工補貼家用,他們拿不出錢,而且也不懂怎么辦。”愛心團隊商量后,大家湊足了這筆錢,然后開車接父子倆去采血、去照相。因為學校、法院、疾控中心等幾個單位登記的出生年月都不一致,愛心團隊又找了幾個部門、跑了十幾趟,最終幫隆隆上了戶口。
“我們相信,今天給孩子們一些小小的幫助,也許就能為他們種下一個美麗的明天。我們就像一只只小螞蟻,力量有限,但會堅持不懈。”張銀珠說,這是大家的共同心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02楊鳳嬌:一切因愛而生 一切從愛出發
- 2012-12-19妻子不離不棄堅強撐起家 重病丈夫因愛迎新生
- 2011-07-14城市因愛而美好 太原35萬注冊志愿者助力文明創建
- 2011-06-15陌生血脈 因愛相融
- 2011-05-10因愛 懂你:重訪那些感動網絡的“中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