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獻血者日,多名多次無償獻血的好心市民將在全市無償獻血表彰大會上接受榮譽。讓我們記錄下這些志愿者們的感動點滴,放大愛、傳播愛。
“熱血”夫妻:
奉獻鮮血收獲愛
“因為獻血,我們彼此的心靠得更近了?!痹谔旖蚴醒褐行牡男菹⒋髲d,何雅雯對記者講起了她和丈夫姜三6年來堅持無償獻血的故事?!拔覀兠扛?8天就來捐獻一次成分血。除了生女兒那年,從未間斷過?!焙窝碰└嬖V記者,成分獻血只捐獻血液中的血小板,恢復周期短,但能夠有針對性地救助更多人。醫護人員告訴記者,6年來夫妻二人已成為血液中心的???,其中丈夫先后獻血139次,妻子獻血117次。
共同的信念和相互的支持,讓夫妻二人在奉獻愛的同時,也收獲了彼此更深的愛。他們說,每當自己的血液用于臨床時,都會收到血液中心發來的感謝短信。想到有一個生命因為他們的貢獻而得到了救助,兩個人便感覺非常滿足。
“90后”大學生:
志愿獻血不為“實惠”
文彥博是一名“90后”獻血志愿者。三年多來,他先后參加了40余次無償獻血?!矮I血的念頭從高一就有了,只是當時還未滿18歲。”文彥博說。那時他暗下決心:成人后一定要完成獻血的心愿。于是,就在過完18歲生日不到一周,他如愿以償地捐獻了成分血。
從那以后,文彥博堅持每月捐獻成分血。即便在北京上大學期間,他依然定期回天津獻血。有人對他說,無償獻血者在大學可以優先申請獎學金或者抵學分。然而,擁有幾十本獻血證的文彥博,卻從沒用這些換取過任何“實惠”?!?0后”大學生用行動告訴大家,自己年輕的臂膀能夠肩負起社會的責任。
稀有血型者:
時刻準備伸出援手
“現在有一位與您血型相同的危重病人,急需您的救助……”2007年,還在上大學的王淼接到了市血液中心打來的電話。作為RH陰性A型稀有血型者,王淼加入了天津市稀有血型流動血庫,成為一名隨時準備“灑熱血”的志愿者?!爱敃r接到電話,父親立刻送我到血液中心獻了200CC全血。那時,我感覺自己的生命與需要救助的人緊緊連在了一起?!蓖蹴祷貞浾f。此后,王淼又經歷過兩次類似的急救情況。
在天津市稀有血型流動血庫中,有326名固定獻血者。他們隨時準備著在臨床用血的危急時刻,用鮮血挽救他人的生命。“其實我們在救助他人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儲備一份生命保障。希望更多的稀有血型者能夠成為志愿者,大家共同伸出雙手,相互幫助和救扶,讓稀有血型不再稀有?!蓖蹴嫡\懇地說。(見習記者王音 記者任勇)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