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科學種田,加強耕地保育。加大農業科研支持力度。鼓勵研制低毒、低殘留、低成本的有機肥料、生物農藥和易降解農膜,引導農戶應用農業新技術,開展科學種田。推行財政對農戶購買、施用生物農藥、有機肥料和降解農膜的補貼政策,獎勵農戶種植綠肥和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由于生物農藥的使用技術要求較高,后續還應針對農戶開展相關技術培訓,真正發揮生物農藥的防治功效,并減少不當使用化學農藥或過量施用無機肥,以及不可降解農膜殘留對農業環境和耕地的污染,促進農業環境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以綜合配套、全程覆蓋、便捷有效的服務為目標,做到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擴大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大中型農業機械耕種、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務,以減輕務農勞動強度,減少耕地拋荒,防止因荒致廢。
創新防控機制,遏制耕地損毀。耕地遭受難以逆轉復墾的損毀,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影響,必須切實預防和控制損毀行為的發生。加強耕地監管及執法督察。全面落實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制止和查處各類規劃建設和土地違法行為。在繼續實施衛星圖片執法檢查的同時,要完善群眾參與、信息通暢的監督體系,創新工作機制,加大激勵力度,鼓勵土地協管員、監察專員及時報告土地利用動態信息,做到“地動我知”,確保把損毀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規范農村住房建設。嚴禁未經批準非法占地建房的行為,同時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建筑工匠實行連帶責任追究制度。對確須占用耕地生產建設的,應當先行剝離表土,分層歸放,改良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切實將占用耕地單位剝離耕作層的法律義務落實到位。防止耕地沙化、鹽漬化和水土流失等自然損毀,適當時候有序推進耕地休養生息,保護土壤肥力,保養耕地質量。
(作者為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5上杭縣村級環境保護協會助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 2015-01-08打造生態文明新常態
- 2015-01-07秀嶼區加大城市建設力度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城區
- 2014-12-26武夷山檢察院: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 2014-12-26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生態市規劃通過國家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