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中國民間藝術瑰寶之剪紙
?文明風1月16日訊(通訊員?陳智勇? 林惠卿)說起我國的傳世名畫,您會想到什么?可能您會說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或者是被大火燒成兩半,現在一半在內地、一半在臺灣的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等等。有的朋友會說,還有一幅呢,它可是生動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沒錯,就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其實在我們漳浦,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圖》。只不過這幅《清明上河圖》,它不是畫的,是用剪刀剪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這幅剪紙作品長6米、寬0.8米,展現的是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的局部。盡管不可能與畫相提并論,但還是能看出這幅剪紙作品細膩的線條、豐富的層次。它的作者是我縣剪紙藝術家高少蘋,大家可能會感嘆她的匠心獨具,卻不知道她為了創作這幅作品,那可真是費了勁。為了剪好這幅畫,高少蘋托人去買清明上河圖的復印件,但是因為是小的印刷品,看不清楚,所以就要翻閱很多資料去查。特別是里面宋朝的帽子、宋朝的衣服、宋朝的東西,不去查資料就會畫到別的朝代的衣服了,所以單單畫這個底稿就畫了6個月。而最大的難度是里面光人物就有517個,而且形象各異,車、船、轎、橋、建筑物布局緊湊復雜細致,剪紙傳統技法無法滿足表現需要,最后高少蘋大膽移用了木刻等表現技法。而從描圖、構思、剪輯、選料、制版,高少蘋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幅《清明上河圖》。這也幾乎是她從童年學習剪紙到現在遇到的最大挑戰。在中國剪紙界,目前有6-7人剪過《清明上河圖》,有的人甚至剪了十幾米、二十幾米,不過高少蘋的這幅作品被認為是最好的一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1-14仙游96歲老人能剪紙能刺繡 慈心巧手長壽之源
- 2014-12-17漳浦:剪紙"牽手"竹馬戲 本月下旬赴臺演出
- 2014-12-11優秀獎:吳文娟文人剪紙
- 2014-04-24傳承剪紙技藝
- 2014-03-04小小剪紙,剪出成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