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28日至29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改革和完善高校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12月29日新華社)
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而各大高校又是學生們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和精神文明的根源地。通過四年的系統學習,他們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和培養正確的德育觀念,從而樹立了正確的理想,確定了人生的目標,規劃了發展的路線,進而付出努力,去一步一步實現。然而,高校如何做到習總書記在大會上強調的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高校只有堅定立德樹人意識,師生共同營造一種良好德育氛圍,讓學生從思想到行為中去不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長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引領者和主力軍。
一是學校應該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必須牢牢把握“德”字為先。“立德樹人”是對中國傳統教育文化的升華,是當前社會發展的時代需求,當前,學校教育“立德樹人”的過程,就好比很多學校的校訓中都有“明德”二字,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書育人全過程中的一種體現和要求,這樣能夠讓我們的學生在收獲豐富的科學文化、成長為青年才俊的同時,也具備良好的品行和德備,為社會和國家做出更有意義的貢獻。所以,我們的高校應該積極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要求,以核心價值觀作為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有效地進行立德樹人教育,規范學生的道德行為準則,到達辦學的全面發展目的。
二是老師應該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標兵,樹立一種榜樣教育意識,引導學生追尋正確的人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一句格言名句,飽含著深刻的道理,老師對我們提出了各種嚴格的要求,用他們的切身行為來教育我們如何“立德樹人”,幫助我們進行人生的成長。所以我們的大學老師、學校領導,一定要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之本,要明白“知識或可言傳,德行需得身教”的經驗之談,因為廣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離不開他們的正確的引導。他們只有在工作生活中,真正的發揮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重任,才能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美好期盼成為現實,才能讓學生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擁有更多的精神力量和得道多助的可能,愈來愈精彩。
三是學生應該將“立德樹人”作為一種“精神靈魂”,在正確的方向中去鍛煉成為“德才兼備”的建設者。作為學生,除了保證良好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之外,還需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這就更需要在學習生活中做好立德樹人工作,把握好高校學習機會,萬丈高樓平地起,立德樹人必須從最基礎的學校教育開始。首先,在大學期間,就應該多去尋找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盡可能多的尋找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和勵志感人的案例,從中間汲取精神養分和正能量,幫助自己成長。其次,要嚴格要求自己,形成固有的為人處世原則和道德準則,明白什么可以為、什么又不可以為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之中,發揮出行之有效的積極作用,不斷書寫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宣傳思想部門、組織部門、教育部門要加強對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這就說明了要實現“中國夢”、建設好社會主義中國,需要開展好、落實好“立德樹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期間離不開各級組織的關心支持,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更離不開的是廣大的青年學生的正確價值取向和精神文明追求。(黃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30習近平: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 改進高校黨建工作
- 2014-09-18立德樹人 同心共筑中國夢
- 2014-07-21長泰縣堅持立德樹人 全力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2013-09-28道德無根可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