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我國第30個教師節。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很多地方都開展了尊師重教活動,許多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影響,在一些地方和學校,教師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規定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宴請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著,損害了人民教師的形象,背離了教書育人的職責,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國家教育部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三令五申對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六條禁令”,并將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新現象納入監督范圍。可見,“紅線”是高壓線,不能隨意踐踏。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就應該以德修身,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為己任,熱愛教育事業,盡心盡職,這樣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的使命,托起明天的太陽。
學校是一片圣潔的場所,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教師的靈魂是高尚的。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一旦進入學校這塊圣潔的土壤,就會受到污染,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影響。在市場經濟和物欲橫流的年代,教師做到淡泊名利、努力向上,不為物質和金錢所誘惑,頂得住歪風,經得住誘惑,管得住自己,“金錢面前不動心,名利面前不伸手”,外不為利動,內不為私惑,嚴格落實教育部“六條”禁令,熟記于心、銘記于腦、落實于行,努力成就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努力成為一位稱職的人民教師,需從自身做起,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大力弘揚高尚師德師風,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立德樹人,自覺抵制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不正之風。同時,各地、各學校需制定相關的配套措施,一方面,教育部門和學校需加強管理。學校領導干部要嚴于律己,帶頭執行規定,并將“六條禁令”與教師的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獎金發放、年度考核等掛鉤,從源頭上遏制教師不規范行為的發生。對于違反“六條禁令”者,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通報批評、調離教師崗位、撤銷教師資格等處理。另一方面,大力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尊師重教不僅僅局限在教師節這一天,社會和教育部門平時應對教育工作者更多的關愛和重視。利用國慶、春節和一些節點活動等,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深入困難教師工作和生活,認真傾聽他們的呼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對于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尊重,不是送一個禮物就能夠體現的,家長們要將功夫花在平時,多與老師溝通,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將過節時的不必要“擔心”分散到日常對孩子的關心、與老師的交流之中,讓師生關系融洽在平日里。
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了整改落實階段。“六條禁令”只有規定動作,沒有自選動作。各地教育部門、各級學校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教育,強化監督檢查,不折不扣落實好文件精神,以實際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履行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滿意。(巾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20[我的“三愛”]左家齊:中國夢,我的夢
- 2014-08-20[我的“三愛”]張浩:中國夢,學習美
- 2014-07-21“中國夢”讓國人不做白日夢
- 2014-07-17泉州市舉辦“我的中國夢·閩臺新童謠”少兒歌手賽
- 2014-07-16新羅區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夏令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