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起龍安工作結緣。 1986年,余金財招工到了當時最偏遠的龍安鄉,在此認識了一生眷戀和牽伴的劉溉春。小小年紀的余金財生性純良,在與劉溉春共同管理鄉政府食堂的時候虛心若愚,手腳勤快、不怕吃苦,臟活累活搶著干,遇到不懂不會的地方虛心的向老劉請教兩手。剛工作沒什么積蓄,自己的生活條件也不是很好,但從那時起只要有什么好吃的余金財總會留一份給劉溉春,日常生活噓寒問暖,逢年過節陪伴左右,住院生病請假照顧。
二、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劉溉春老人身有殘疾,無親無故。由于長期孤身一人身處異鄉,心情郁郁寡歡,造就了他性格倔強、孤僻,脾氣暴躁,與身邊的人極難和睦相處,這在大龍幾乎是無人不曉。但自從遇到了余金財,老人才會說說心里話,才有遇見親人般的笑容。2012年因為一件小事,老劉和敬老院的其他老人發生了沖突,一次是被弄傷了大拇指,還有一次是被砍傷了頭,老人倔強的不去醫院,鄉政府分管民政的領導無奈之下打電話給余金財,余金財連夜趕到大龍把老人接到縣醫院,通宵在病房守候,洗衣換被,送食扶廁,毫無怨言的無微不至,擔心老人之間再次發生沖突,余金財還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安撫其他老人,經歷這兩次手術,老劉的淚流在心里,話卻難以出口,幾十年的脾氣也慢慢的改變了,學著與身邊人安靜相處。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劉溉春體弱多病。看感冒、拔牙齒、治眼疾,近5年來,余金財帶老人跑了幾十次醫院,期間較大的兩次眼部手術,每次余金財不僅出醫藥費,還無微不至地細心陪護在身邊,不知情的縣醫院醫生林斗蘭、溫霞和臨床的病友都說老人養了一個好“兒子”。
身處縣城的余金財心里始終牽掛著這位“親人”,即使是到大龍下鄉,余金財也想方設法抽空前去探望,陪老人聊天,了解其需求。除了日常給老人添置電磁爐、水壺等物品,逢年過節,余金財總要買一些米、面、油等生活品或親自前去探視或通過班車郵寄,目的是讓老人生活的更溫馨舒適一些。現在余金財稱呼老人為“老哥”,而老人則說:“是你讓我體會到了人間親情。”
三、善始善終見真情。余金財無私照顧、溫情關愛劉溉春老人,自己無怨無悔,所做的一切也得到了妻子和家人理解和支持。2003年,余金財工作調動到了泰寧縣城,幾十年前還只到過縣城一兩趟的劉溉春開始頻繁地進城,看到的親友就對余金財開玩笑說:你爸爸又來了。
余金財的妻子廖美花深明大義,對丈夫所做的一切表示理解,給予熱情的回應。劉溉春每次到縣城,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給老人做些可口飯菜,陪他看看電視、說說笑笑。今年夏天,老人上縣城來時穿了一件長袖襯衫,吃飯時大家發現余金財不見了,等他回來才發現,余金財趁老人吃飯的空檔逛商店為他挑選合適的短袖。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深深感動了昔日和今朝的同事,大家對他發自心內的贊譽,豎起大拇指。人們說,孝敬親生父母,大概每個人都能做到;孝敬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能做到的或許就不多了。如劉溉春老人所說,“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余金財,假使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我的魂魄依然記得你的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5鐘亮生:信守承諾 樂于助人
- 2014-08-05蘇揚:以己之力助人之需
- 2014-04-15患癌少年列遺愿清單募善款助人 角馬渡河遷徙
- 2014-04-15英患癌少年列遺愿清單募善款助人
- 2014-04-08耄耋黨員樂助人 義務保潔二十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