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北一小區便民超市安徽籍小店主張永才,每年春節將10份糧油送給小區特困戶,每月把營業額的1%作為幫困基金,至今已累計2萬余元。鄰居都夸贊,媒體也爭相報道,可某些人卻認為,這點兒算啥,要么不捐,要么裸捐。
看到比爾·蓋茨裸捐了,巴菲特裸捐了,認為小店主也應裸捐,這是什么邏輯?蓋、巴二公,裸捐得好,舉世欽佩;只是,裸捐誠可貴,實施憑條件。我不贊成窮兄弟、弱勢者也來裸捐。
不要說張永才了,農民工進城,全無根基,赤手空拳,開個夫妻老婆店,本小利微。就是有戶口、有根基的,又咋樣?記得當年跳水名將高敏將巴塞羅那奧運會金牌拍賣,得78萬元,擬全部捐給北京奧申委,老朋友、新領導(時任國家體委訓練局黨委書記)劉吉就勸她:“好好想一想,所謂‘跳水女皇’已經是昔日的事情。你把錢都捐出去,將來老了怎么辦?你的身上都是傷,將來生活困難怎么辦?”經重新考慮,高敏將捐款額減縮至原先的十分之一。她赴美學習半個月后就打來電話:“劉伯伯,這里沒錢真是什么事都辦不了。”
量體裁衣,看菜吃飯。工薪族余錢有限,開銷倒不少,“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裸捐勢必返貧,難道有誰真想新生幾個貧困戶不成?
不要苛求平民慈善家。盡力而為,加上量力而行,方能行之久遠。退休紡織女工趙銀鳳,發起創辦“咸陽銀鳳愛心服務中心”,幫助特困戶40萬人次,有時給錢給物,“有時實在沒有錢或沒有米面油接濟,就給他們洗洗衣服、做做飯。”夠實惠的公益舉措,也許缺乏轟動效應,但是久久為功,潤澤四方,雪球便越滾越大。
慈善,是愛心,也是社會責任感。獻得多,很好;獻得少,也好,肯獻就好。中國的現實是,慈善行為和精神亟待大大弘揚。我們的GDP日益逼近美國,但是兩國捐贈總量卻差距懸殊。比爾·蓋茨多次呼吁中國富豪多做慈善,別只懂奢侈品,我看這很中肯,是苦口良藥。(司徒偉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6城廂區開展慈善義診、送醫送藥志愿服務活動
- 2014-11-25給慈善愛心更寬松的輿論環境
- 2014-11-24廈門獲評首批慈善城市 慈善感恩朗誦演唱會昨舉行
- 2014-11-14廈門新獲10個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