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感知身邊的網絡安全風險,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技能,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共同維護國家網絡安全,中央網信辦會同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于11月24日至30日舉辦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11月24日中國文明網)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上網的人越來越多,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互聯網網民6.4億,是名符其實的網絡大國。可是,提到網絡安全,很多人都覺得事不關己,也并不在意。甚至一些對網絡情有獨鐘的資深網友,對網絡安全也只是一個模糊的認識,認為網絡安全只與網絡有關,而與普通人關系不大,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
從根本上說,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可以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系統中的數據也不會因意外情況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這樣理解網絡安全當然沒有錯,但是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由于網絡是傳播信息的通道,網絡信息是否具有保密性、可靠性、真實性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網絡安全不僅事關網絡。
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命運。網絡的發達使遙遠的距離變為咫尺,讓世界可以互聯互通,觸手可及,這從客觀上有利于各國利用網絡進行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但是,網絡的互聯互通也為一些不懷好意的反華勢力進行反動宣傳或利用高科技竊取我國機密提供了可能,所以說網絡安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網絡安全事關社會穩定。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時,如果監管不力,處置不當,網絡很容易變成不實信息的傳播推手,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2012年,《人民日報》公布了社會上產生嚴重后果的十起網絡謠言事件,由于網絡安全監管體系尚不健全,這些事件經網絡傳播以后負面影響被幾何級放大,在局部地區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網絡安全事關百姓生活。眼下,電子商務炙手可熱,不少人都開通了網上銀行業務,人們常常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網銀賬戶真的安全嗎?另一方面,隨著網絡的普及,利用網絡進行詐騙犯罪的現象也并不鮮見,一些網友因此而痛失錢財。因此,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網絡安全更是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網絡安全工作是一個大課題,需要決策部門、監管機構、各個網站真正行動起來,用制度和措施為網絡再添加一層防護網,確保網絡的安全。但網絡安全人人有責,廣大網民也不能袖手旁觀,要不斷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做到文明上網、理性用網,為營造安全的網絡環境履行一個公民的職責。(文一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5維護網絡安全 網民要自律與智為
- 2014-11-25捍衛網絡安全人人都有責
- 2014-11-25用法治構筑網絡安全“保護傘”
- 2014-11-25"網絡安全宣傳周"是"共享網絡文明周"
- 2014-11-25劉云山:維護網絡安全 建設網絡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