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涉及方方面面,有全部整體,有局部小節,但我們深知,決定最后創建成功的往往就是細節,這也就是著名的“木桶效應”說。在整個文明創建中,我們無數次提及市民的素質,這一項在整個創建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同樣這也與我們息息相關。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信號燈正是我們從小就明白的道理。(11月23日《廣州日報》)
城市文明創建對于每個城市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大事,在這起大事中,很多城市的文明創建看上去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這樣的景象之下,更多的乃是城市對于創建的“高大上”的內容,比如城市建筑的更新,文明宣傳語的公布和征集,這些內容都能夠讓人們看在眼中。但是,到底是否能夠真正發揮效應,或者說是否能夠真正將文明創建落實到實處,還需要警惕其中的“木桶效應”。也就是說,在文明創建中決定文明創建最終的效果是不是這些“高大上”的內容,這些能夠直接看在人們的眼中的內容,而是很多看不見的細微內容,正是這些細微的內容成為了文明創建的“短板”。
有鑒于此,為了突破“木桶效應”,很多地方的文明創建也出現了一個最好的現象,那就是領導開始騎行視察的動作。在這樣的騎行暗訪中,能夠真正找尋到文明創建過程中存在的細節問題。比如暗訪中會發現衛生狀態的真實情況,比如暗訪能夠找尋到那些在表面背后看不到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真正的“短板”。而對于文明創建來說,只有將這樣的“短板”問題解決,才能將文明創建的整個木桶的水容量增加,提升整個城市的文明指數。這就是文明創建的“木桶效應”,在這樣的效應之下,我們會懂得表面的文章最是靠不住的,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突破這樣的思維。
另外,既然“木桶效應”的存在對于整個文明創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意義。那么,突破“木桶效應”就需要關注文明創建的細節上,尤其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上,只有關注那些細節才能提升文明創建的質量。比如紅燈停綠燈行這樣的基本交通規則就是“中國式過馬路”的最好解釋。如果一座城市能夠將這樣的問題徹底解決的話,也就破解了一個最大的難題。而這對于文明創建來說也是提升了整體市民的素質問題。不僅對于一個城市的文明創建有著積極意義,更是能夠形成有效的經驗向著其他城市進行推廣。這無疑也就是成功突破了“木桶效應”的結果。
文明創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這樣的系統工程下,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密切。如果我們只是關注于整體的提升卻忽視了局部的改進就會陷入“木桶效應”的牢籠之中。只有將局部問題的解決納入到整體的提升過程中,才能夠突破“木桶效應”,最終實現文明創建的成功。(王傳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7文明創建需要較真的“啄木鳥”
- 2014-11-07縣級文明創建須突出特色展現風采
- 2014-10-29永定縣國家稅務局:文明創建融入人文關懷
- 2014-10-29依托縣區力量 推進文明創建
- 2014-10-29縣域文明創建要跳出"縣域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