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要做到誠信經營和理性消費
監管部門加強管理是防范。在今年“雙11”來襲之前,國家工商總局約談10余家電商,提出警告,這就是提前打好預防針,把欲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的,任何交易和環節都離不開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因為只有強有力的監管,才能從根源到最后,全部公開在人們的眼中,接受檢查和監督,大家才能安全消費。雙十一打的就是價格戰,有些商家以次充好,騰出利潤空間,將購物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因為是網上購物,絕大多數消費者看不到實物,缺乏一定識別能力,這就更加需要給力的監管,才能防患于未然。
買家堅持理性消費是根本。在這里,筆者不是呼吁不消費或者抵制消費,而呼吁的是“理性”二字。首先是要按能力消費,根據個人的收入和家庭正常開支來確定購買物品的價位,不能因為一時沖動的超負荷消費,而影響個人和家庭生活。其次是要按需消費,崇尚勤儉節約,抵制鋪張浪費,應該根據需要購買物美價廉、實用性強的產品。再次,消費者應該擁有辨別真偽的能力,要看清各大商家的所謂“折扣”“減價”,不上當受騙;同時,增強維權意識,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積極舉報違法經營的商家,創造良好環境。
年年都有“雙十一”,隨著社會進步和網絡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商家的誠信理念日益鞏固,消費者的辨別能力和維權意識日漸增強,電子商務交易也是越來越規范。然而,科學對待“雙十一”,做到誠信經營和理性消費是永遠不變的要求,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的豐富、和諧、美好。(黃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1-05劉亞水:堅持品質 誠信經營
- 2014-10-08許文欽:誠實做人 誠信經營
- 2014-08-26晉江東石52家農村超市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
- 2014-06-05黃旭明:誠信經營 奉獻社會
- 2014-04-08誠信經營贏市場 致富不忘扶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