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強,寧化縣安遠中心校教師。自1993年畢業以來一直扎根于寧化最邊遠的山區--安遠鄉,21年來,他形成了一套適合山區孩子的教學模式,用自己的燭光照亮了山區孩子的成長之路。
10年輾轉8所村小 上世紀90年代,村級小學一直缺少年富力強的老師,鄭永強于是成了"香餑餑",哪里的畢業班需要他,他就流動到哪里,畢業后的十年間,他輾轉了8所村級小學,營上、杜家、東橋、永躍、伍坊……有的學校甚至是三進三出。這樣,相當于每學年就換一所小學,他因此被同事們笑稱為"流動教師"。就是這一流動,讓鄭永強體會到了山區教育的艱難和山區學子的艱辛。那時,大多數孩子上學要走五六公里的山路,春夏之交,又易發洪水,孩子早晚往返路上的安全總讓他揪心。于是,他動員孩子在校寄宿。可是,那時的教室還是泥坯房,孩子們對此感到很害怕。他二話不說,晚上就搬到學校和孩子們一起睡,陪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夜晚。"鄉村孩子的純真與童趣也深深打動了我。"鄭永強堅定了終生從事山區教育的決心。他也因此成了孩子們心中的好朋友。農村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常常會出現輟學或逃學的現象。可是,只要是鄭永強接手的班級,這種現象就從未出現過。那是10年前的事了,有一個學生因為家離學校太遠,拒絕上學。鄭永強到他家家訪過多次,任憑怎樣勸說,孩子就是不來上課。一天下午,鄭永強騎著自行車又趕往那孩子家,不巧半路下起了大雨,快到學生家門時,他全身早已濕透了。戴著眼鏡的他,因視線模糊看不清路面,連人帶車栽進了旁邊的小河里。學生的家長看到這一幕后,嚴肅地對孩子說:"能遇上這樣的好老師,是你的福氣;還不去上學,你對得起鄭老師嗎?!"從那以后,這個學生再也沒有逃過課。
21年致力于心靈成長 很多人都很感到奇怪,鄭永強并沒有手把手地監督學生學習,但他所任學科的班級成績卻年年名列年段前茅,而且學生個個思維活躍,自主能力特強。
"花若開放,芳香自來。"鄭永強說,要想辦法激發孩子的外部動力,讓外部動力引發內部動力,當孩子有了內部動力時,就是教育成功的時候。"例如,過去,我們總會花許多的時間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評練習,細心一點,我們會發現,其實孩子對你的講評并不買賬,許多的孩子都心不在焉,或者一時聽進了,一會兒又忘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淡薄,各種能力自然無法得到長足的發展。"鄭永強認為,關鍵要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善于學習。于是,他著力于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逐步創造并完善了許多激勵孩子主動學習的有效機制。他創造的"在游戲中學"的學習方式初見成效,學中玩與玩中學讓孩子學得有趣。更值得一提的是,為真正激發孩子們的內部動力,他提出了"構建一個高效的合作學習小組"的大膽改革。"讓孩子們學會團隊合作,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而且來自同伴的監督往往更有效。"鄭永強說。
鄭永強表示:"學習小組的建設是長期的,它需要教師耐心地用辛勤的汗水去慢慢澆灌,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發揮,你還愁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提高?"果不其然,扎實有效的小組建設讓他的學生們成績斐然,這種模式也在全縣教育系統起到引領作用,鄭永強成了"學導用"教學模式改革的優秀教師。經過努力鉆研,他成了當地山區教育界當之無愧的名師。鄭永強說:"我只會教書,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教好孩子,孩子心靈真正成長了、將來有出息了,那才是我追求的目標。"他不僅一次這樣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4"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10月"好人榜"結果揭曉
- 2014-10-28福安:慰問“見義勇為”好人林金清
- 2014-10-27要善于發現身邊的好人
- 2014-10-27做個好人 才能成為好人
- 2014-10-22廈門:KTV服務員撿萬元還失主 失主拿五千獎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