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同志生長在愛國華僑陳嘉庚老先生的家鄉,從小受到集美學村"誠毅"校訓的熏陶,"誠以待人,毅以處事"成為他人生的信條。
在為溫飽奮斗的年代,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既無政策支持,又要投入人力和財力,還常常得罪人。在當時,安全管理被公認為最難開展的工作之一,很多人敬而遠之,但國強同志毅然響應國家的號召,加入了這支隊伍。
辛苦我一人,安全千萬家
工作以來,國強同志刻苦專研專業技能,先后自學了人機工程學、安全系統工程學、安全法律法規、安全心理學、管理學等。上午上班,他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到辦公室,看安全專業雜志,抄錄安全事故案例、學習國內外安全管理先進經驗。同時,寫工作日記,記錄工作所思、所感、所悟也是他的每日必修課。久而久之,在國強同志的抽屜里放滿了大大小小的筆記本,他說這都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寶貴財富。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工地現場的生動寫照,許多人寧愿在辦公室打電話布置任務,但國強同志數十年來堅持每日到工地現場開展工作。他說安全無小事,辛苦我一人,可以換來大家的安全,值得!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工地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然而正是這樣敬業的工作態度,差點要了他的命。2005年10月的一天,連日的高溫,現場監督并交底完模板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之后,在工地間奔波了一天的他,回到家里卻突然暈倒在地,不省人事,幸好120及時送到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保住了一條命。
一張停工通知單,挽回二三十人性命危險
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一事的工作,也不是開一個會、講一堂課、檢查一次,或張貼標語、掛條橫幅就能達到目的和效果的,這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工作。國強同志經常告誡我們年輕同事,安全工作必須常抓不懈,做安全就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坐針氈的態度。每到一個工地,他總是不厭其煩地進行各項安全交底,"這里的螺栓松了"、"塔吊檢測了嗎"、"掃地桿不能漏設"、"隨時確保消防管里有水"……說多了有的工地覺得老生常談,思想上有所松懈;有的工地認為抓好質量就行,安全投入是種浪費。面對這些情況,國強同志總是耐心勸導,把生命與親情、金錢和血淋淋的慘痛教訓結合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遇到工地和工人無視安全隱患和重大危險源時,這種苦口婆心可能不管用,必須搬出法律法規,祭出行政處罰單,才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這時候國強同志也毫不含糊。一次檢查中發現32米高的塔吊竟然未安裝承重板,且混用T6、T8兩種不同強度的標準節,這是重大安全隱患,他當場斥責了項目經理和安全管理員,并開單責令立即拆卸塔吊重新安裝。某工地高邊坡擋土墻施工時,他發現坡頂堆載了大量的條石,這是重大危險源,必須馬上停工整改!工地為了搶工期,想走關系讓國強同志收回停工通知書,但被嚴詞拒絕了。上午包工頭還憤憤不平,可到了下午卻主動打來電話,言語之間充滿了欽佩和感激,原來當天中午,六七十方的條石瞬間傾瀉而下,要不是那張停工通知單,現場二三十號工人的性命危險了!
心中裝著安全,工作充滿熱情
在工作上,國強同志對施工程序、審核材料十分嚴格,不允許有一絲的偏差。工作之余,國強同志熱心公益常常利用休息時間義務給施工員、班組長傳經送寶,做工作分析、案情分析,手把手教他們辨識和控制重大危險源。有時路過街邊工地,他也會主動去看一看,給工人提個醒。安全管理已然成為他日常生活中自覺的一部分。
心中時刻裝著安全,對工作高度負責,對生命無比敬重,身體力行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辛勤的汗水保一方生命財產的安全--這就是張國強同志的故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4"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10月"好人榜"結果揭曉
- 2014-10-28福安:慰問“見義勇為”好人林金清
- 2014-10-27要善于發現身邊的好人
- 2014-10-27做個好人 才能成為好人
- 2014-10-22廈門:KTV服務員撿萬元還失主 失主拿五千獎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