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阿姨邊為老何擦臉,邊笑著向記者講述他們的愛情故事
東南網11月4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繼學 花蕾 呂波 文/圖)自從9月中旬開始,海都互助會社區行已經走過了6個社區。本周,海都互助會社區行第七站走進鯉城開元東升社區。轄區臨近東街,保留著許多老城區獨有的風韻。走進社區,眼前是一座座閩南特色的紅磚綠瓦,腳下是一條條曲折通幽的小巷,再側耳聽那古厝傳出的清幽南音,頓時令人仿若墜入古時的老街。轄區里,二郎巷、金池巷、相公巷等,都流傳著各種古人的故事,甚至連巷子的名稱,也與古人的故事分不開。
這么有歷史底蘊的東升社區,作為海都互助會社區行的第七站,又有哪一些互幫互助的故事呢?這周,我們將與讀者一同尋覓。
丈夫盆骨壞死,行動不便,10多年來,家住鯉城開元東升社區的魏阿姨,不離不棄細心地照顧。2年前,丈夫摔傷后,臥床不起,魏阿姨更是照料得貼心,不論早晚幾乎寸步不離。如今,每個月丈夫依然要吃各種藥,但是,因為家境困難,不能定期到醫院檢查,魏阿姨擔心丈夫的身體,盼著有熱心的醫生,能抽空定期幫丈夫簡單地檢查檢查身體,至少能讓她知道,啥時候該帶丈夫去醫院。
照料患病丈夫 十多年不離不棄
“你好好坐著,別亂動哦,我去盛溫水給你洗臉。”昨天上午,海都記者走進魏阿姨家中時,她正在幫丈夫老何洗臉。她輕輕扶起臥床的老何,生怕他摔倒,就像哄小孩一樣哄他坐著,然后,拿來溫水輕輕地幫他擦著臉。
自從10多年前,老何查出骨盤壞死之后,他的行動開始不便。起初,老何還能自己走動,后來就得拄著拐杖走路。魏阿姨說,那陣子,她經常扶著老何去附近的公園散散步,讓他能出去曬曬太陽,跟人聊聊天、散散心。
誰知,前年,老何又摔了一跤,這次,他雙腿連走路都不行,從此臥床不起。此后,魏阿姨幾乎是片刻不離地守在床前照料老何。每天,魏阿姨不僅要換干凈的床鋪,還得堅持給老何擦洗身子,讓他睡得安穩些。魏阿姨說,令她哭笑不得的是,老何經常像個孩子一樣,因為白天睡太久,晚上睡不著覺,就叫醒魏阿姨,陪他說說話。
照料丈夫的同時,魏阿姨還從來沒忽視智力殘疾的44歲的大兒子。大兒子是老何跟前妻的兒子,出生就有智力殘疾缺陷。但是,魏阿姨把他當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大兒子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都是她盛給他吃。而且,大兒子還時常大小便在身上,魏阿姨從來沒有怨言,每天都給他洗澡、換衣服,讓他舒舒服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4"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10月"好人榜"結果揭曉
- 2014-10-28福安:慰問“見義勇為”好人林金清
- 2014-10-27要善于發現身邊的好人
- 2014-10-27做個好人 才能成為好人
- 2014-10-22廈門:KTV服務員撿萬元還失主 失主拿五千獎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