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基金會將在世界糧食日和首個國家扶貧日期間開展“饑餓24小時全民公益活動”,倡導有條件的人在今晚到明晚8點切身體驗饑餓,以此表達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饑餓人群和貧困弱勢人群的關注。該活動引發眾多網友關注,不少網友表示要參與,一些網友則擔心餓一整天是否會影響身體健康,有網友則對挨餓是否有助于扶貧產生了疑問。(10月16日《北京青年報》)
在物質優越生活富足的今天,早已告別了饑寒交迫的歲月,“食不果腹”的滋味也已經成為忘卻的記憶。一時,“饑餓24小時公益活動”贏得了關注也遭受了質疑,不少率真的網友直呼“饑餓狀態”是虛假環境下的“逢場作戲”,是人為制造的“模擬演練”,但筆者不敢茍同,反而呼吁這場“憶苦思甜”的公益風暴,渴望人們在飽嘗饑餓的過程中換位思考,深入體驗,將心比心,以積極的心靈效應支配實際行動,踴躍投身于扶貧濟困的行列之中,以杯水車薪之力幫扶貧困弱勢群體,從而推動社會的文明和諧發展。
據新華網相關報道,在過去的幾年時間李,全球估計有8.42億人口長期處于饑餓狀態,無法獲得充足的食物維持正常的生活,在我們中國,也有1.28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一系列龐大的數字絕非危言聳聽,可見饑餓仍然是威脅人們生活不可忽視的元素。同樣還有這樣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中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約合2000億元,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一方在生存的溫飽線上苦苦掙扎,一方在安逸的環境中無端浪費,鮮明的對比令人嘆息,“愛惜糧食,扶貧濟困”的倡議也迫在眉睫。緊隨當前形勢,應運而生的“饑餓24小時公益活動”,擯棄聲勢浩大的宣傳,拋卻機械強硬的規定,倡導人們自主式體驗,而且體驗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來分享自己的體驗計劃、心得體會等,同時可邀請三位好友參加活動,即使因為身體條件無法完成活動,也可以為“饑餓24小時”做一件力所能及之事,如捐出相當于一天餐費的善款支持愛加餐項目、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等。看來,“饑餓24小時”公益活動可謂是無門檻的愛心行動,體驗“饑餓感”既能喚醒對弱者的同情之心,更能醒悟慈善事業的責任擔當;動動手指發布體驗計劃,字里行間都是正能量的傳遞;以身踐行捐贈支援,點滴真情匯聚愛的清泉,讓扶貧成為全民總動員的“愛心工程”。
無獨有偶,曾經廣泛參與的“地球一小時行動”引發了人們對節能環保的關注,前不久火熱上演的“冰桶挑戰”,激發了明星人士參與慈善的熱情。如今,“饑餓24小時活動”,更是掀起了全民體驗公益的熱潮,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喚醒人們內心的善意與溫暖,喚起全社會對貧困弱勢群體的關注,讓公益的文明薪火代代相傳。 (趙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體驗式學習“成長心連心”公益活動在漳舉行
- 2014-09-25福建師大志愿者體驗特教 讓更多人了解和支持特教
- 2014-08-26福安30余名網友志愿者走進警營 體驗巡特警工作
- 2014-08-21感受孝道踐行孝道 崇禮學堂親子體驗活動在海滄舉辦
- 2014-08-05石獅“返鄉大學生、高三畢業生” 志愿體驗營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