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考試作弊的毒瘤 營造誠信公平的環境
第二,加強考試監管,剔除隱患根源。在考試監管上進行完善,要依托法制建設,堵漏洞、強化監管,把可能存在的作弊隱患一一剔除。首先,嚴格要求我們的學校領導、老師,加強考試紀律的學習和落實,堅決不允許“里應外合”的考試作弊現象發生。其次,教育管理部門應該聯合文化稽查部門,不定期對市場上可能幫助考試進行考試作弊的工具進行摸底排查,摸清此類設備的市場流向和購買用途,一經發現可疑,要嚴查到底。最后,加強技術完善,針對現在的高科技作弊的現象,各級教育部門考試部門必須依托各種技術手段,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力爭將舞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第三,嚴懲考試違紀,杜絕作弊發生。嚴懲舞弊者,考試舞弊是一個利益鏈,存在較長時間的毒瘤,必須從根部拔起,讓那些想舞弊的人忌憚法律的威嚴不敢做,讓那些想謀私利的人在嚴密的監控下無從下手。首先,嚴懲作弊組織者,組織作弊的行為是一種違反社會道德的可恥行為,同時也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既影響考試公平公正,又不利于社會的正常發展,應該依法懲處,嚴肅整頓。其次,嚴懲作弊參與者,考生為了順利過關而參與作弊,一是對自己不負責,二是對考試的一種不尊重,最終影響考試秩序、害人害己,一旦被相關部門查處,就應該承擔其中的責任,接受處罰。
細心觀察各大作弊案例,不難發現,無非就是利益的驅使,然他們紅了眼、忘了法,不惜冒著違法必被究的風險去組織、參與,最后卻后悔莫及的戴上牢獄枷鎖。考試作弊就是一顆毒瘤,生長在教育考試誠信、公正、公平的體制里,我們必須對癥下藥,斬草除根,還考生一個公道,還教育一個公平,才能營造誠信公平的社會環境。(黃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0-27塑造社會整體的誠信品質
- 2014-10-27“無人售賣不差錢” 福州友蘭苑小區誠信早餐攤投幣自愿
- 2014-10-24泉港區檢察院打造廉潔誠信政商環境
- 2014-10-20深入一線開展調研 晉安區推進誠信建設工作
- 2014-10-17用“誠信驛站”營造社會誠信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