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如何升級:專家解讀四中全會決定十看點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題:依法治國如何升級:權威專家解讀四中全會決定十看點
記者 闞楓 馬學玲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閉幕5日后,28日晚間,被稱為依法治國“升級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得以公布。
這份1.6萬余字的《決定》,可謂看點頻頻。受訪專家表示,從其中一些關鍵的字眼中,可以窺見全面深化改革時代,中國的“依法治國”將如何升級。
看點一:建立憲法宣誓制度
相較于23日披露的會議公報,在28日晚間公布的這份《決定》中,“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可謂新提法。《決定》稱,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公職人員就職時向憲法宣誓,旨在通過儀式上的莊嚴感,讓官員對憲法有敬畏之心,通過任職承諾增強其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支振鋒向中新網記者表示,這實際上可謂國際慣例,中共在黨的《決定》中部署憲法宣誓制,是踐行依憲執政的承諾。
其實,習近平在就《決定》所作的說明中,也強調了憲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數有成文憲法的國家所采取的一種制度。據介紹,在142個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中,規定相關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或效忠憲法的有97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0-29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2014-10-24實現依法治國的歷史跨越 為建設法治中國而奮斗
- 2014-10-24人民日報社論:實現依法治國的歷史跨越
- 2014-10-2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固本之舉
- 2012-02-10依法治國應拒絕“標語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