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10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亮)在將樂縣白蓮鎮(zhèn)大山深處的村頭村,有位叫余木旺的農(nóng)民,50年來,他不離不棄、悉心照顧同母異父的殘疾妹妹林秀容,今年,兒子又“子承父業(yè)”,接力照顧姑姑,父子倆用愛心與恒心續(xù)寫著濃濃的親情,感動了鄉(xiāng)親。
林秀容是余木旺最大的妹妹。余木旺今年69歲,妹妹林秀容比他小7歲。提起妹妹,余木旺總是雙眉緊鎖,經(jīng)常提起的只有兩個字:命苦。余木旺3歲時,父親被國民黨抓壯丁,從此杳無音信。5歲那年,在將樂做泥水匠的福州人林妹二到他家倒插門。隨后,大妹林秀容出生。1955年,年僅3歲、一向聰明活潑的林秀容突然口吐白沫,不能講話。村頭村離當時的
白蓮鄉(xiāng)有25公里,交通閉塞,村里連赤腳醫(yī)生都沒有,再加上家庭貧窮,拿不出錢給林秀容治病,父母雖心急如焚,也只能聽天由命。林秀容的病情很快就惡化,從右手萎縮、肘關節(jié)彎曲,發(fā)展到視物不清、語言障礙和左腿行動不便,成了一個連日常生活都難以自理的殘疾人,至今走路還是一步一挪。由于父母要養(yǎng)家糊口,日常照顧林秀容的重擔就落到年僅10歲的余木旺肩上。
1960年,56歲的繼父又因病喪失勞動力,最大的弟弟也才11歲,15歲的余木旺與母親撐起這個家。他一邊在生產(chǎn)隊干活,一邊照顧林秀容和弟弟們。
1967年,余木旺成家后,與妻子一起承擔起照顧繼父、妹妹和贍養(yǎng)母親的重擔,1969年,繼父因病去世,夫妻倆要養(yǎng)活6口人,常常吃不飽,直到包產(chǎn)到戶后,這種狀況才得到改變。雖然生活貧苦,但一家子也其樂融融。就在日子慢慢好轉(zhuǎn)時,1987年,與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因病去世,余木旺又當?shù)之攱專幌伦樱畹闹負鷫旱盟贿^氣來。村里的好心人看到他一家生活困難,就勸他把林秀容送走,余木旺想都沒想就一口回絕了。他對好心的村民說:“這是我的親妹妹呀,無論再苦再難,我都會把她留在我的身邊。”
妹妹的日常起居要照顧,一日三餐也得管。下地干活要帶飯去時,余木旺還得提前為她準備好飯菜,并放在鍋里熱著,交代在家的弟弟按時把飯菜端到林秀容面前。多年來,林秀容對哥哥有了很深的依賴,她知道哥哥對她的呵護,心里總想著幫他做點什么。
在采訪中,我們看到林秀容左手拿著掃帚,右手彎曲,一步一挪地在庭院掃地。“她不怎么會講話,但心里明白,我叫她不要掃,她就是不聽,我怕她摔倒。”掃地時,衣服的袖子落下來,她就把手伸給哥哥。余木旺馬上走過去,幫她把袖子卷起來,此情此景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
時間一晃而過,余木旺老了,隨著年齡的增大,余木旺對妹妹的照顧有力不從心之感。就在今年,30歲的兒子余七金和媳婦主動從父親手里接過照顧姑姑的擔子。余七金表示,即使生活再艱難,他都會全力照顧好姑姑,讓她的生命在自己的呵護中快樂地延續(xù)。
村里人說,余七金每次從田里干完農(nóng)活回家,都會坐下來跟姑姑聊天,有時牽著姑姑到村里走走,散散心,他的妻子則照料著姑姑的日常生活起居。“父親對姑姑的一言一行,我從小都看在眼里,姑姑也是看著我長大的,父親怎么做,我也怎么做。”余七金說。
這場父子兩代人的愛心接力,感動了不少村民。60多歲的肖大媽說:“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哥哥照顧妹妹,侄子又接著照顧姑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09武平供電勞模愛心志愿者:中秋節(jié)敬老院里送親情
- 2014-07-28華安水電廠:廉潔文化進家庭 親情培育廉潔花
- 2014-06-11鼓浪嶼首屆社區(qū)園圃評比人氣高漲 拉近鄰里親情
- 2014-06-04安溪粽香飄端午 鄰里親情五月節(jié)
- 2014-04-18泉州泉港:“親情連線”幫扶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