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過程很順利。
上午9點多,接受心臟移植的鄒先生順利從第一醫(yī)院心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轉到普通病房,9月1日,在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心臟移植專家指導下,全省首例病人捐獻器官施行心臟移植手術在第一醫(yī)院成功實施,鄒先生成為我省接受心臟移植的200多例患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蘇奇 通訊員 高樹灼)
傷勢過重回天乏力 19歲小伙捐獻器官
為鄒先生捐出心臟的,是19歲的三明小伙子小星(化名),他沒來得及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一場意外就讓他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近日,小星父母頂住壓力,將他的心、肝、腎及角膜等器官全部捐獻,這些器官在多位病人身上延續(xù)“生命”。他也成了廈門第十例器官捐獻者及首例心臟捐獻者。
兩個月前的一個晚上,小星跑到自家兩層樓的樓頂露臺睡覺,不慎從六七米高的露臺墜下,摔成重癥顱腦損傷。在當?shù)刂委熞欢螘r間后,他被轉到福州住院一段時間。8月底,小星被轉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但傷勢過重,醫(yī)生回天乏力。在市紅十字會的積極協(xié)調(diào)下,9月1日,隨著呼吸機停止,小星在第一醫(yī)院完成了捐獻。
67歲接受心臟移植 目前是全省最高齡
“現(xiàn)在感覺還行,能活過來真的很幸運。”上午,在第一醫(yī)院心外科普通病房,戴著口罩的鄒先生躺在病床上,雖然有些虛弱,但懸了兩年的心總算放了下來。第一醫(yī)院心外科主任單忠貴介紹,接受心臟移植的鄒先生今年67歲,一直在第一醫(yī)院靠藥物維持生命。如果不做心臟移植,預期生存時間將不會超過1年,且隨時可能發(fā)生心臟驟停。
9月1日,在第一醫(yī)院心外科手術室內(nèi),小星的心臟順利移植給鄒先生。國際公認的心臟保存最佳時間為3-4小時,使用最好的心臟保護液,也只能保存6小時,此次心臟移植總時間大約3個小時。摘取和移植手術在相鄰的兩間手術室進行,前后僅79分鐘,鄒先生的心臟便重新恢復供血。
堪稱全省最完美一例 手術條件與國際接軌
單忠貴說,這例心臟移植堪稱是全省“最完美的一例”。一方面,作為試點城市,廈門市紅十字會捐獻各項文書、所有程序在短時間做得很完美。如若異地摘取,會面臨配合銜接、運輸?shù)葐栴},影響器官保存時間。由于此次手術在醫(yī)院內(nèi)摘取,既從容又安全,手術條件與國際接軌。
據(jù)了解,目前全省共做了200多例心臟移植手術,這例患者年齡最大。心臟移植存活10年以上的福建省例數(shù)最多,中國心臟移植存活時間最長的也在福建省,從1995年至今,我省患者接受了兩次移植,目前仍存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019歲小伙重傷去世 家人捐獻其器官和遺體
- 2014-08-26“漸凍人”老黨員的心愿:捐獻器官給有用的人
- 2014-07-31廈門僅8人受惠器官移植 已有超710人辦理捐獻手續(xù)
- 2014-07-10"陪跪奪刀救人質(zhì)"大智大勇 跨國捐獻顯大愛無疆
- 2014-07-10跨國捐獻彰顯大愛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