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3日訊(福建日報)8月24日,本報在《百姓富生態美·若干個怎么辦》專欄中,聚焦“既要引進大項目,又要延伸產業鏈——龍頭怎么昂起來?”話題,刊發了《龍頭鏈條共舞時》的典型報道,很多讀者和網友紛紛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今日摘要刊發,歡迎大家繼續深入討論。
傳統新興雙輪驅動
長樂市經濟貿易局局長鄭金勇:下一步,長樂將加快紡織、冶金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制定準入條件,強化規劃引領、技術創新、布局調整,推動產業升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設立紡織、鋼鐵等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密切跟蹤國內外產業轉移和技術創新動向。
強調專業化
羅源縣農業局局長雷霹: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同樣強調龍頭引領、產業鏈延伸。羅源由專門的菌包生產專業化企業統一制種,與以往的農戶自行制種相比大大降低感染率,成活率達90%以上。由專業的農戶從事菌包種植、食用菌行業協會組織專業營銷隊伍。近年來,當地還新增廢棄菌包回收利用環節,通過和科技公司合作,把袖珍菇生產建設為生態經濟循環產業鏈。
產業鏈循環“1+1>2”
連江縣大官坂墾區管委會副主任蘭金土:我們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著眼于抓龍頭、鑄鏈條。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為己內酰胺生產提供必需的氨氣和氫氣,可供應華電可門電廠用于設備脫硝及冷卻。華電可門電廠的熱電聯動項目可為己內酰胺提供充足的熱能。產業鏈內部循環帶來“1+1>2”的效應,既實現環保減排,又將產業鏈上下游的附加值留在港區。
科技創新是生命線
長樂市長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永光:公司之所以成長為現代化龍頭企業,科技創新是秘訣。長樂紡織產業發展到今天,已走過初期的粗放增長階段,高度成熟的產業集群對龍頭企業內在增長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心得是,必須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條生命線,龍頭企業才能高高昂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02泉州“最美環保人”楊瑩:奉獻20載 致力創建生態縣
- 2014-09-01三明市積極打造生態城市
- 2014-08-28楊岳:將福州打造生態名城 讓生態成為靚麗名片
- 2014-08-21保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 長泰縣百余麻雀放歸藍天
- 2014-08-18“新聞改口”背后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