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雅/漫畫
東南快報訊 近日,成都游客孫川在斯里蘭卡旅游時,為救同伴不幸身亡,目前家屬正為其申報見義勇為。當地政府部門認為,孫川救人行為發生在四川省外,且所救的是同行游伴,因此孫川家屬想為其申報見義勇為的愿望,或無法實現。
此事經過媒體報道,引發強烈的社會關注,這也是發生在全國各地因見義勇為而引發的爭議的一個典型案例。
福建省見義勇為條例中雖然規定了“我省公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外見義勇為的,參照本條例辦理”,但是由于存在取證難的情況,因此發生在國外的見義勇為行為,也很難被認定。
見義勇為的評定為何屢次引發爭議?一個全國性的見義勇為條例是否有必要?救“熟人”到底算不算見義勇為呢?
參與討論嘉賓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秘書長 盧永官
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丁兆增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 展 江
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 甘滿堂
爭議回放
國外救熟人身亡家屬申請見義勇為被拒
7月24日,成都游客孫川在斯里蘭卡迪克維拉海岸,看到同伴遭遇危險后毫不猶豫地游了過去,在關鍵時刻推了對方一把。這一推之后,孫川被浪頭打中,等他被救上岸后,因搶救無效去世。
目前孫川的家人正在準備材料,希望為孫川申報見義勇為。四川方面的有關部門表示,《四川省保護和獎勵見義勇為條例》中明確規定,本條例只適用于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見義勇為行為,因而,孫川家屬想為其申報見義勇為的愿望,或將無法實現。
其稱,孫川救人之事發生在國外,存在取證難的問題,相應材料難以提供。此外,由于孫川所救的是同行游伴,從法律上講,救“熟人”是否屬于見義勇為,仍存在爭議。
但就在前不久,留美博士杜先汝為救落入魯吉河的另一名中國留學生不幸遇難。《安徽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附則中提出,“本省人員在本省行政區域外見義勇為的,參照本條例規定予以獎勵和保護。”經過討論研究,最終認定為“見義勇為”。目前杜先汝正候選8月“中國好人”。
專家討論
A異地救人見義勇為的行為確認難
東南快報記者:目前我省的見義勇為條例在全國屬于怎樣的水平呢?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秘書長盧永官:福建省的見義勇為條例走在全國前列,不少其他省份的見義勇為機構來福建進行調研與學習,一些省份的見義勇為條例也是以福建省的為藍本制定的。根據《福建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見義勇為,是指公民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之外,為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與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的合法行為。
東南快報記者:如果福建省公民在國外做了與孫川類似的行為,能夠被認定為見義勇為嗎?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秘書長盧永官:在《福建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第七章中規定,本省公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外見義勇為的,參照本條例辦理。之前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尚未遇到過類似的案例,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在福建省見義勇為條例第二章中規定,見義勇為的確認,由行為發生地縣級公安機關負責。因此,如果福建省公民在國外因為見義勇為而身亡的,由于公安機關無法到當地進行調查取證,即存在見義勇為行為確認難的問題,即使確實有過見義勇為行為,也很難獲得認可。
東南快報記者:為什么安徽留美博士杜先汝救人犧牲的行為就能被認定為見義勇為呢?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秘書長盧永官:在安徽留美博士杜先汝跳河救人身亡一事中,由于當地警察局局長為杜先汝頒發了“生命救護獎”,并且他在美國的導師通過郵件將其事跡材料發給了合肥市廬陽區綜治辦。由于美國警方對其申報見義勇為提供了確切的證據,因此杜先汝的行為才能夠被認定為見義勇為。
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公民如果在國外有見義勇為行為的,受到該國政府確認或者表彰的,由中國在該國的使領館出具相關證明,發回其戶籍所在地,再由該公民戶籍所在地的政府、見義勇為機構對該公民的家庭給予保障。目前,這一觀點正在研究之中。
B救熟人、朋友我省大部分情況下算見義勇為
東南快報記者:四川省方面表示,孫川所救的是同行游伴,救熟人是否屬于見義勇為,仍存在爭議。救熟人能算見義勇為嗎?
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丁兆增:四川省見義勇為條例將適用范圍限定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并無不妥之處,但對于被施救者與施救者關系的規定,不應該做過多的約束,而是應該在一定的范圍內做適當的擴大。
除了被施救者與施救者存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之外(比如成年人受朋友委托暫時負責看護朋友的未成年子女),在熟人、朋友之間發生的見義勇為行為,都應當予以肯定。但是由于近親屬本身就有互相幫扶的義務,因此并不應該被納入這一范疇。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秘書長盧永官:除了存在法定職責(國家公職人員)與法定義務(近親屬)外,施救者所進行的施救行為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夠算作見義勇為。
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甘滿堂:此事應該特事特辦,建議四川省方面給孫川頒發見義勇為榮譽稱號。雖然四川省見義勇為條例中明確提到,該條例只適用于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見義勇為行為。但是從認定見義勇為行為的初衷出發,四川省方面可以考慮適當變通,如果能夠認定孫川的救人行為屬于見義勇為,就應該為孫川補發見義勇為榮譽稱號。
C全國性條例出臺或可化解一些爭議
東南快報記者:近日,華南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好人網創始人談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因此見義勇為的評定和獎勵標準也不同,而這些問題表面是跟地方經濟相關,本質上仍然是社會重視程度不夠,價值觀缺乏正義感。對此你們怎么認為?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秘書長盧永官:見義勇為條例的制定和出臺是一個從無到有、逐步發展與完善的過程。各地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對見義勇為行為的認識也不一樣,因此就導致了各地見義勇為條例存在差異。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見義勇為典型案例的不斷涌現,因此各地的見義勇為條例也是在不斷地修訂和完善之中,以福建省為例,目前的見義勇為條例是在2011年通過的,是在1998年制定的條例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完善的,同時出臺一個全國性的見義勇為條例也是很多老百姓的愿望,是大勢所趨。這也說明了社會對見義勇為行為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
東南快報記者:建立全國性的見義勇為條例有必要嗎?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秘書長盧永官:制定一個全國性的見義勇為認定和獎勵標準還是很有必要的。制定這樣一個法規的宗旨是為了“倡導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但并不是對公民在危急時刻必須要見義勇為做出一個強制性的規定,也不是鼓勵。由于各地見義勇為條例不盡相同,造成了在一些具體案例中存在爭議,而全國性的見義勇為條例的出臺,將化解這些爭議。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見義勇為主要屬于道德領域。在道德的范疇內,很多時候并不需要法律來強制要求。見義勇為行為大多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并不是所有人的事。作為公民首先是要守法,不去做壞事。作為見義勇為者,這屬于公民自己的選擇,見義不為,社會也不應該去指責。所以制定相關法律并沒有必要。見義勇為的行為,社會應當給予肯定。但作為立法,就要經過深思熟慮,具備立法的科學性。
(東南快報記者 陳騰健 見習記者 王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18反扒隊員勇斗偷車賊手臂被捅穿 擬申報見義勇為
- 2014-08-18泉州多舉措表彰見義勇為 受傷勇士可評殘免費坐公交
- 2014-08-08“見義勇為”該量力而行
- 2014-07-28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召開 福建3人獲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