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海滄鳳凰木引發熱議
現實中,鳳凰木綠道人潮涌動,網絡世界里,海滄大力種植鳳凰木已成為一大熱議話題,新浪微博參與#騎遇鳳凰木#話題討論7.3萬人次,轉發276條;小魚網專題帖7個,點擊量7200人次,跟帖討論148條,網友們正籌劃著將線上的互動,落實到具體的騎行中。“我要趕快去海滄觀賞鳳凰木,才能跟上潮流不落伍。”昨日,網友“瓶子”通過網絡檢索到近百條關于海滄種植鳳凰木的鏈接,數萬次的點擊率讓“瓶子”意識到海滄鳳凰木的強大吸引力,生動美麗的圖片更是讓她向往無比。
除了一張張鳳凰木的倩影,網友們還將對海滄的熱愛與期待“注入”近千條評論中,一個個“金點子”拋向這座充滿生機活力的海滄新城:舉辦鳳凰木攝影大賽、開展騎行鳳凰木綠道親子活動、為每株鳳凰木招募小主人、將“音樂廈門”音樂會開進鳳凰木的海洋中、增加鳳凰木綠道周邊的公共自行車站點……
記者了解到,海滄區相關部門已對網友提出的意見建議作出積極回應,同時歡迎更多的市民朋友加入到共同締造“美麗廈門 活力海滄”中來。
采訪札記
情結
在廈門大學植物標本館找到的鳳凰花標本,時間標注為1923年。也就是說,在1923年以前廈門就已經有人種植鳳凰木了,從那時起,廈門人的鳳凰木情結便開始萌芽。在廈門讀書的大學生多有鳳凰木情結,鳳凰花一年開兩季,一季新生來,一季老生走。唯有鳳凰花開時的那份燦爛,深深烙在腦海里。
閩南人文學者彭一萬見過無數山水花木,但唯獨對鳳凰木情有獨鐘。在他看來,鳳凰木的品質和廈門人、這座城十分相像。他說,“鳳凰木開花時,火紅一片讓人驚艷,好像廈門人的熱情,還代表著廈門特區紅火熱烈、充滿青春活力和昂揚的精神。”為此,1983年10月25日,彭一萬在本報發表文章,倡議將鳳凰木作為廈門市市樹。彭一萬稱當時的提議引起了市民和專家的關注,《廈門日報》在報上刊登選票,讓全市市民投票評選,結果鳳凰木一路領先。1986年10月23日,廈門確定鳳凰木為廈門市市樹。
從此,鳳凰木就成為這座城市獨特的象征符號,延續著新老廈門人共有的鳳凰木情結。如今,茁壯成長的鳳凰木已成為海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雖說海滄是座新城,卻流淌著濃厚的文化氣息。萬株鳳凰木,樹蔭華蓋撐起的不僅是美好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更是廈門人那份飽含著鄉愁的鳳凰木情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13點贊轉發跟帖 網友熱情參與“若干個怎么辦”報道
- 2014-08-08為八旬老人義務指路8年點贊
- 2014-08-08為“無聲廣場舞”點贊
- 2014-07-25點贊南靖“媽媽督導隊” 走街串巷宣傳交通安全
- 2014-07-17為“檢方不批捕”點贊的同時需反思制度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