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下午,中國文明網發布了一則題為《貴陽廣場舞阿姨戴無線耳機上演安靜壩壩舞》的微博:在貴陽云巖區中東社區,工作人員將從網上訂購的無線音頻發射裝置與調頻無線耳機分發給了30多位跳廣場舞的阿姨,戴上耳機后就可以接收到音樂,舞蹈領隊還可以通過麥克風進行現場指揮。其實,這種無聲廣場舞的做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也在實際施行的過程中,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甚至悲劇,但是我們仍然看到更多的人是伸出了手來點“贊”。
廣場舞這兩年來的迅速普及促進了一批類似《最炫民族風》、《小蘋果》之類“神曲”的誕生,公園、綠地、廣場、商場外……等等,似乎足夠空曠的平地上,就成為大媽們的舞臺,而這已經成為中國各地的一道獨特風景。在各類媒體的宣傳及炒作下,廣場舞大媽們似乎成為了一類可以令人“聞風喪膽”的群體,而這其中最受爭議的便是廣場舞帶來的噪音污染。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而簡單易學又頗有趣味性、娛樂性的廣場舞便應運普及開來,退了休、賦閑在家的大媽們成為廣場舞的主體。廣場舞的初衷當是為了娛樂身心、強身健體,但翻看媒體上關于廣場舞的評論幾乎大都是負面的評論,“爭地盤”、“噪音大”、“霸占地鐵口”、“萬人暴走”等等擾民信息四處可見,甚至出現有小區業主湊26萬買高音炮對抗廣場舞大媽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新聞出現。
廣場舞沒有成本、沒有門檻,男女老少皆可參與,不僅能起到鍛煉身體的功效,還能消磨時間和拓展交際。再加上中國人骨子里喜愛交際的熱情,廣場舞便成為大媽們首選的健身休閑活動。作為年輕人,我們有時候會很難理解廣場舞究竟有多么大的魅力,讓這些中老年人一到時間就出門跳舞?因為不理解,所以就更加抵觸。但是我們不妨也想想,如果不在小區里就近跳一跳廣場舞,他們能做什么?說到底,廣場舞不是問題,健身與娛樂,是大媽們的權利,但一旦噪聲擾民,就產生了矛盾。
貴陽跳“無聲廣場舞”的阿姨們做出了很好的一個妥協,既能在音樂的伴奏下自娛自樂,又可以減少噪聲污染,也不影響其他居民的生活。雖然,這樣的“啞”舞氣氛冷清了些,成本也相對高了出來,對舞蹈動作也產生了一定的限制,但是這總算是一個良好的嘗試和開始。而我們其他人也不妨給予大媽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廣場舞再怎么說也是“利大于弊”的一件事情,哪怕是我們自己的父母也許有一天也會參與到廣場舞大軍的隊伍中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01福州白馬河公園貼上百石磚 疑有人阻撓跳廣場舞
- 2014-07-26公約能否管住廣場舞噪音追蹤 告誡三次取消資格
- 2014-07-23廣場舞歌聲均超標 一紙公約能否管住噪音?
- 2014-07-16志愿者陳麗萍在溪聲村教授廣場舞
- 2014-07-11謹防“馬路走”成升級版“廣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