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想“怎么辦” 一起落實“怎么干”
《百姓富生態美·若干個怎么辦》報道引發讀者熱議
東南網8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福建日報推出的‘怎么辦’報道,看待問題理性辯證,研究問題客觀深入,對于我們‘怎么干’具有借鑒意義。”本報系列報道《百姓富生態美·若干個怎么辦》12日甫一推出,便引發讀者熱議和各界關注。不少讀者來電表示,將積極與黨報互動,提出觀點意見,一起來想“怎么辦”,一起落實“怎么干”。
“上午一翻開福建日報,就看到了《百姓富生態美·若干個怎么辦》這個欄目,感覺非常新穎。這組報道,不回避問題,以辯證的思維,讓讀者看到了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多面性。”晉江公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金岑說,欄目列舉的30個“怎么辦”選題,切中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眾多領域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很多行業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若干個‘怎么辦’中關于現代農業的話題,一下子就問到了我的心坎里。城廂區靈川鎮是中國花蛤之鄉,但大規模養殖的少。目前,我嘗試海參、花蛤、對蝦等海產品混養取得成功,在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時卻‘無地可用’。”莆田市海旭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天標聊著本報推出的報道,道出自家面臨的困惑。他希望能從對其他典型的報道中找到一個榜樣,借鑒他們的辦法,讓養殖戶心甘情愿地聚集起來,真正走向規模化養殖。
南平市環保局局長毛向東表示,福建日報以較高的站位、獨特的視角、創新的方式推出“怎么辦”報道,讓人耳目一新,也啟發我們對于如何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進行更深的思考。生態優勢是南平的一張名片,但這種優勢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倍加珍惜和呵護。南平正在創建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更有責任和義務在發展過程中保護好生態環境,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百姓富生態美·若干個怎么辦》開欄第一篇就談到石材業轉型問題,看后啟發很大。”羅源縣洪洋鄉鄉長林輝告訴記者,洪洋鄉也是一個石材重鎮,近些年通過采取多種辦法,推動企業轉型取得一定成效,但環保壓力還是很大。在與企業的討論中,我們認識到關鍵還是在工藝,像報道中所說的南安石材業走精品路線的辦法值得借鑒。同時,林輝也表示了擔憂,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不少,比如經濟下行的壓力使得企業對投資改造生產設備、開發高端產品生產線有顧慮,擔心投進去的錢收不回來。在這方面,政策如何引導?政府該怎么扶持?希望大家繼續深入討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12東山開展“關愛海洋,共創生態金鑾灣”志愿活動
- 2014-08-12福建日報《百姓富生態美·若干個怎么辦》今日開欄
- 2014-08-05園林鄉村花似錦 邵武市桂林鄉創建國家級生態鄉
- 2014-08-05豐澤區:建設“四大工程” 打造“生態城區”
- 2014-07-29建筑師打造“海螺住宅” 營造海底原生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