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家庭,是指因疾病或意外而喪失獨子,并因多種原因而不再生育,只能獨自承擔養老壓力和精神折磨的家庭。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范圍內失獨家庭至少超過百萬戶,每年約產生7.6萬個失獨家庭。對于數量龐大的失獨家庭而言,不僅面臨著未來看病養老等難題,更致命的是失去了精神寄托而陷入無盡的精神折磨和孤獨寂寞之中。如何盡最大可能減少他們的精神痛苦和獲得盡可能多的精神、物質撫慰,不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和解決的問題,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更衡量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工作宗旨的踐行。
首先,要建立養老幫扶制度保障體系。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國策,正是因為嚴格執行了這一國策,才引發獨生子女,才引發失獨家庭。失獨家庭為改善我國人口結構、緩解人口壓力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國家不能忘記這份厚重的恩情,應及時予以回報。各級政府應盡快出臺失獨家庭關愛幫扶救助相關制度,將失獨家庭幫扶列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與環境保護、黨風廉政建設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確保幫扶工作常態化。同時,政府應建立專門的失獨家庭居住區,一是為了“同病相憐”,相互治療心靈創傷,二是做到專人負責、專人照料、統一管理。
其次,要完善養老幫扶資金保障體系。獨生子女家庭實質上是風險家庭,而養老、患病則是失獨家庭最大的后顧之憂。應建立以財政支付為主、社會募集為輔的幫扶資金體系,切實解決失獨家庭的生活困難,并應大幅度提高幫扶標準。同時,失獨家庭應有優先享受減免醫療保險個人出資、提高報銷比例或是醫療費全免的特殊優惠政策。
再次,要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氛圍。失獨家庭并沒有農村城市、貧窮富有之分,每個家庭都有可能面臨“失獨”風險。全社會有理由也有責任去認識、關愛、幫扶失獨家庭。應加大宣傳,讓全社會的人都能理解、支持和幫助、關心失獨家庭。比較經濟壓力,失獨家庭的痛苦更多的體現在精神上,經常被痛苦侵襲而無法解脫。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撫慰,有助于恢復和增強他們重新面對生活的信心,有助于他們在心理上重新回歸社會。(孫永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05廈門思明區城市義工:關愛殘疾人,服務進社區
- 2014-08-04開展“愛心聯盟公益待用”活動,關愛環衛工
- 2014-07-30豐澤區整合資源造陽光暑假 聚焦運作拓關愛觸角
- 2014-07-30南安市心愿志愿者開展“贈奶粉送關愛”活動
- 2014-07-30海滄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關愛殘疾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