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養老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項目主持人的劉燕舞自2008年以來走進湖北、山東、江蘇、山西、河南、貴州等11個省份的40多個村莊。他發現,6年來中國農村老年人自殺率大幅上升,農村老人的自殺現象“已經嚴重到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并保持在高位。(7月30日《中國青年報》)
誠然,看見媒體報道的農村老人頻自殺事件讓我們心痛,看見農村老人本該享受下天倫之樂的晚年變成了“老無所養、老無所依”而選擇一條“自殺”的不歸路讓人著實感到悲哀。不可否認,在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村,由于經濟發展落后,社會養老保障體制不健全、醫療保障水平偏低使得很多農村老人的一些物質基礎在晚年不能得到保障,但是老人的自殺更多的與情感關愛缺失有關,農村的孝道文化的日益缺失,子女外出打工對老人的缺少情感關愛,無物質依靠加之無情感的關愛讓這些喪失勞動能力、可憐的老人選擇了這條“自殺”的不歸路。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這樣的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如今去哪兒了呢?自殺的老人們年輕時拼了命的干活,給孩子蓋房子、娶媳婦、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務”,喪失勞動能力,無論是物質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饋卻少得可憐。當下各新聞媒體中報道的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拋棄老人、虐待老人事件層出不窮。而在農村很多老人由于沒有物質條件,被拋棄后沒有了經濟來源,喪失勞動力的他們無法生存而最后選擇自殺這條有“尊嚴”的不歸路。
殊不知,農村的老年人是弱勢群體,他們大都沒有太多的文化和充裕的物質基礎,如何解決當下農村老人自殺率上升的之一危機,單單靠國家提高社會養老保障水平是遠遠不夠的,農村老人更需要的是親人的陪伴和感情上有所寄托。當下可以拿什么拯救缺失的孝道呢?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孝道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部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把孝道作為重要的內容加以宣傳,呼吁更多的子女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孝道文化,贍養好老人,給他們感情上的關愛;對社會而言,在村里多建立一些志愿機構和組織,招募一些青年志愿者多陪陪這些農村里的留守老人陪他們聊聊天多進行些感情溝通讓他們晚年生活不寂寞,并且發動愛心捐助為生活困難的農村老人提供物質幫扶;另外,子女對老人的贍養也要用法律手段來保障,農村老人大都沒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維權,為農村老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幫扶是非常必要的。
農村老人自殺率上升的消息,讓每國人人都很震驚。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每個希望過上的晚年生活,希望通過加大孝道文化宣傳,經過各方的協作和努力后,農村老人不會再上演自殺的悲劇。(陳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30石獅四小連續五年舉辦“孝道·感恩”夏令營
- 2014-07-2190后帶著外婆去上班是孝道正能量
- 2014-07-16孝道成長體驗營志愿服務活動
- 2014-07-15國學專家傅佩榮:恭敬且和顏悅色是孝道的核心
- 2014-06-10“克盡孝道”才能“傳承家風”